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共享文化发展硕果
2012-02-05 阅读: 1878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市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人文慈溪”的目标任务,要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这是“打造品质之城、共建幸福家园”的重要抓手。
  如何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让基层群众享受到更为丰富的公共文化产品,这成为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关注热点之一。代表和委员普遍认为,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共享文化发展硕果,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加快建设“品质之城、幸福家园”的内在要求。
  市人大代表黄孟轲指出,近几年来,慈溪的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快发展。下一步,要使文化更好地深入到老百姓的心目中,增强市民对文化的认同感;要完善农村一些地方的文化设施,建好更要注重用好;慈溪的文化人要真正面向慈溪,创作出更多具有慈溪特色的文化产品;要加大文化投入,挖掘、整理和保护好慈溪的传统文化。
  市政协委员陈伟芳认为,要真正落实好文化惠民政策,我们必须以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抓手,大力开展好公益性文化活动,把更多健康有益的文化送到基层,让群众近距离地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同时,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文化软硬件设施,为群众开展文化活动创造良好条件。
  市人大代表邹黎明深有感触地说,文化能够改变人的生活,促进社会的和谐。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共享文化发展硕果,是新时期基层群众的迫切需求。她建议,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农村社区的文化设施,为群众创造更加良好的文化活动环境。同时,可出台相关文化补助政策,对个人和单位投入文化建设给予一定的补助。
  市政协委员俞强强调,地域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内涵与生命,是城市发展的动力与支撑。以移民、围垦、青瓷、慈孝为主要特色的慈溪地域文化,是慈溪人民的宝贵文化财富。在实施文化惠民过程中,要促进地域文化大整合,大繁荣,妥善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保护、挖掘、整理好地域文脉的传承,用慎重、长远的目光来梳理地域文化。
  市人大代表韩密珍也认为,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必须保护和弘扬好地域文化成果,让基层群众从中得到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切实发挥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上林湖越窑青瓷文化是慈溪地域文化的一大瑰宝,她提出建议,下一步要加大资料搜集、学术研究等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并积极动员民间力量参与研究和开发。
  市政协委员李波结合工作实际提出,要充分发挥好文化馆等公共文化单位的主阵地作用,努力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通过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创作生产弘扬主旋律、反映现实生活的精品力作,继续开展好“百姓课堂”等文化培训工程,让更多的市民既成为文化的享受者,又成为文化的创造者。

版权所有 : 慈溪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Copyright 2018 CIXIRD.GOV.CN
主办单位: 慈溪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 0574-63980926 地址 : 慈溪市行政中心
ICP备案 : 浙ICP备18037320号-1 建议使用IE8及以上版本IE浏览器, 1366*768以上分辨率 技术支持: 谷多网络
您是第1867577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