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一叶总关民生情
2011-01-19 阅读: 3126

    记者跑 “两会”,获知新闻线索的途径一般是跑驻地、转会场。可无论到哪里,都能听到代表、委员们为民生问题建良言、献善策,那种心忧天下的民生情怀令人感动。
    今年的 “两会”,记者查阅了一些代表、委员递交的建议和提案,发现反映民生问题的占了较大比重,涉及环保、交通、就医、就业、教育等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代表、委员们心系民情、关注民生,积极建言献策,必将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
    “城市环境在改善,农村环境也需要加大力度推进。环境好起来,人心才能舒畅,百姓生活质量才能提高。”改善生活环境,建设 “美丽乡村”,成为 “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吴宏华委员提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农村社会小康和全面进步的重要体现,要抓住 “美丽乡村”建设这一契机,把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列入全市的发展规划,经过若干个五年规划的努力,把农村环境改善成生态、健康的宜居功能区。要对农村水环境、大气环境影响严重的行业加大整改力度,力求实效。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搞好道路、绿化、公共设施建设和污水处理等,致力于打造基础设施良好、村庄环境优美、生态文化浓厚的 “美丽乡村”。
    楼华灿代表经过深入调研,提出了 “加快推进农村养老事业的建议”。 “我市是较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县 (市)之一,在2009年, 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就接近20万,其中很大一部分生活在农村,农村养老事业已经成为当前一个社会问题。”楼华灿提出,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都来关心老年事业的氛围,按照 “方便就近、合理布局”的原则设置养老机构,同时建立一支集老年生活护理、心理沟通、医疗保健于一体的专业服务队伍。
    同在一片蓝天下,如何让民工学子在第二故乡享受到更多的温暖?马雅珍委员对6所学校的803名民工学子做了一次调查,发现很大一部分孩子由于生活条件差、学习环境与本地生相对隔离、存在语言障碍等原因,内心较为孤独和困惑。她建议逐步改善民工子女学校办学条件,大力开展各类帮扶活动,加强对民工学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并积极开展研究,提高教育的成效。
    “关于民生的探讨越来越深了。”这是记者这些年跑 “两会”最深的感触。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在代表、委员们为百姓鼓与呼中,在递交的一份份建议和提案中,无不是贴近民生、反映民意。 “两会”对民生坚持的态度、对民生 “不离不弃”的决心让我们动容。也因这种动容,使我们更加坚信,关注民生没有最好,只会更好。

版权所有 : 慈溪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Copyright 2018 CIXIRD.GOV.CN
主办单位: 慈溪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 0574-63980926 地址 : 慈溪市行政中心
ICP备案 : 浙ICP备18037320号-1 建议使用IE8及以上版本IE浏览器, 1366*768以上分辨率 技术支持: 谷多网络
您是第1867580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