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推进生态墓地建设
内容:由于个别沿山地区新建、扩建坟墓等违法行为仍不断出现,开展生态葬法推进生态墓地建设势在必行。建议全面推行生态葬法,建设非营利性的农村生态型公共墓地和骨灰堂,逐步关闭经营性公墓。
办理: 2007年,我市印发了《慈溪市生态墓地管理办法》和下发 《关于深化殡葬改革推进生态墓地 (骨灰存放处)建设意见的通知》,对生态墓地的规划选址、建设管理、葬式葬法、项目审批、价格费用作出了规范。到2008年底,全市生态葬法服务范围覆盖行政村率100%,全市墓区绿化率达到90%。 2010年,观海卫、横河、掌起等镇建立起生态墓地4处,全市已投入使用的生态墓地和骨灰树葬区、壁葬区达到13处,可安放骨灰33400余盒。
2008年重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农业防灾抗灾能力
内容: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江大河治理等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大大改善了我市的水利环境。但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视不够,整理土地内水利设施的不配套,一些重大的水利工程的缺失等因素,严重影响我市农业抗灾防灾的能力。建议水利部门摸清底子搞好整体规划、因地制宜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依托专业知识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技术指导。
办理: 2008年,水利部门对全市10座海排涝闸进行外移扩孔,对总长172.27公里的28条 (段)骨干河道进行建设,新增水面面积15.73平方公里,蓄水量达到4106.9万方,为原河道蓄水量的130%。同时,选定庵东、横河、龙山为水利发展综合试点镇,开展镇村整治及农田水利建设。此外,对全市14.59万亩低洼易涝地启动新一轮改造工作并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
2009年加大引导本地大中专毕业生进企业创业
内容:由于我市企业在转型发展、科技创新中急需各类人才,但本地许多大学生在家待业,不愿进企业就业创业,造成大量人才资源浪费,使我市的人才工作面临比较尴尬的窘境。建议加大政策引导大学生进企业,提供大学生创业培训,扶持大学生创业。
办理: 2009年市政府印发了 《关于做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同时,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根据有关规定获得一定的财政补助。此外,我市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创业资助和扶持,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自筹资金不足的,可提供小额担保贷款,由政府指定的担保机构进行担保。
2010年合理调整医疗机构设置
内容:新医改的实施缓解了市民“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但我市医疗机构设置和布局还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医改实施的步伐。建议充分发挥专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医疗诊治中的作用,整合现阶段医疗资源,使我市的医改有序、高效进行。
办理: 2010年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市级医院功能定位,实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功能剥离。同时,加快专科医院建设步伐,新市妇保医院投入运行,峙山医院拆迁工程进入全面施工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