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点题” 政府“解题”
2011-01-06 阅读: 1501

 

   

  在慈溪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代表们积极履行职责,提出了323件高质量的建议。建议内容集中关注保增长重民生,涉及工业交通、农业农村、财政经济、城建环保、教科文卫、社会保障、政治法律等多个方面。代表们针对当前形势,从鼓励企业拓展经济新空间、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设立新兴产业集聚园区、加快培育发展慈溪新兴产业、帮助企业解决融资困难和用工荒问题等多个角度,为我市产业转型升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建议。同时,民生问题依然是代表建议关注的一大焦点,如加快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加强新农村建设、加快老小区改造、优化公交线路、加强公共卫生服务、注重食品安全监管、加强学前教育、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养老事业、完善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等内容,都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代表建议充分反映了群众的呼声,并得到了政府部门的积极呼应。

  代表“点题”、政府“解题”,促进代表建议真正发挥实际效用。

 

步行街的“面子”

 

  慈溪市城区解放街步行街区域自建成以来,商业、文化氛围日益浓厚,逐渐成为全市人民特别是城区居民休闲、娱乐的首选之地。

  作为城区的市人大代表陈燕华晚饭后就经常到步行街逛街,但步行街内小型车辆乱穿行,夜间无证摊贩随意摆放,垃圾纸袋随处可见等问题让陈燕华代表感到不适。在今年人代会召开前,她多次来到步行街对周边经营户、市民进行走访,并向市人代会提出了《关于要求加强解放街步行街卫生管理的建议》。建议提出:一是抓好卫生保洁,特别是做好夜间及特定时段的保洁工作;二是抓好秩序管理,对违规驶入的车辆、摆放的无证摊贩在劝导的基础上,进行严格管理和规范;三要抓好项目引进,重视质量和同周边环境的融合,同时,配合举办一些公益性、群众性的广场活动。

  步行街的卫生、秩序问题一直是城管工作的难题。建议交办后,相关部门即着手办理,但由于由于管理力量不足,前阶段步行街内环卫秩序比较混乱,虽经过几次集中整治,但效果不够理想。为此,在建议答复环节,陈燕华代表又进行了实地走访,要求市政府进一步加强管理,切实维护步行街卫生整洁、秩序井然。

  近期,根据属地管理为主的城管体制,慈溪市城管局协调各单位开展了步行街专项整治工作,成立了由城管执法、浒山街道、建设、公安交警、工商、贸粮、信访等部门组成的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制订了《解放街步行街及周边区域市容整治方案》及《解放街步行街及周边区域市容整治责任分解》,召开专项整治工作会议和步行街物业公司负责人会议。针对管理力量严重不足的问题,浒山街道新招聘了协管员45名,并部分入驻步行街开展管理。市城管局陆续对步行街露天座位、音乐喷泉、窨井盖等破旧、损毁的设施进行翻新和更换,对下水道淤堵进行清理,对破损花岗岩路面和木地板进行维修。

  目前,城管义工文艺演出、浙江卫视“我爱记歌词”、义务献血宣传周等活动在步行街金黄道地上不定期地开展,步行街的文化休闲气息更为浓厚,步行街的“面子”亮起来了!

 

农批市场的“底子”

 

  环境保护一直是慈溪市人大代表关注的热点问题,从2003年慈溪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到今年的慈溪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每次人代会上代表都会就环境保护问题提出许多好的议案和建议。华通流就是这样一位热切关注环境保护的代表。

  华通流是白沙路街道西华头村党总支书记,作为村书记代表,他无时无刻不在倾听基层群众呼声,也深深认识到要让村民过上好日子,建设宜居家园,就必须环保当先。“要发展,首先要注重环保,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今年人代会上,华通流代表提出了《关于要求对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开展环境污染治理的建议》。华通流在建议中提到:“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内没有完整的垃圾收集和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废水大部分直排至杨家路江,造成杨家路江污染,特别是下雨天,管网废水漫溢,往往造成下流河道恶臭难闻,群众反映强烈。要求市政府完善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并把污水管网接入市域污水管网,同时,尽快研究并适时启动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整体搬迁工程。”

  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始建于1999年,位于慈溪市中心城区东三环旁,是农副产品交易的主要集散地,为保障全市的菜篮子供应发挥了龙头带动作用。随着交易量的逐年增多,所产生的垃圾和废水也明显增加,并且由于市场内的“底子”不是很好,地下的污水管网建设不够完善,因此往往造成污染。从市场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近几年,市政府确实投入了不少资金对市场分期进行了改造提升,但是由于市场设施比较老化,特别是下雨天管网废水往往漫溢,造成河道污染。

  华通流的建议点出了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慈溪市政府也确实认为有必要去彻底解决好这一问题。目前,经过前期改造,市场一期的废水均通过过滤池过滤后排放,二期范围内已全部实现雨污分离,产生的冲洗废水和生活污水接入了市域污水管网。同时,商品市场园区的筹建也列入了慈溪市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即将先期启动开发建设的1500亩区块,也考虑到了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搬迁,并且争取在年底有实质性启动,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底子”将越来越干净!

 

老小区的“精神头”

 

  “老小区物业管理难,难在业主和业主、业主和物业公司、业主和相关政府部门存在矛盾和利益博弈。可以说老小区的物业管理是个众所周知的难题,建议提高业主物业管理意识和维权意识,加快职能部门进小区进程,规范老小区商品房交易行为和空置房物业费交纳,加强对物业管理公司的监督和考核,以提高小区物业管理水平。”赵柏年代表在今年人代会上提出了《关于继续加强对老小区物业管理监管的建议》。

  关于老小区形象提升,代表们在这几年的人代会上都特别关注。

  周央平是慈溪市人大代表,去年刚调到浒西社区任党支部书记、主任,之前在寺山路社区任党支部书记、主任。寺山路社区是慈溪的老城区,这里以前国有企业的老宿舍楼和老小区较多,由于这些老房子都是“各自为政”,没有形成统一的小区,也没有正规的物业管理入驻,路不平、灯不明、沟不通,人居环境不尽人意,既不符合社区现实管理的要求,也不能满足居民实际生活的需要。老小区形象提升问题一直是她的一块“心病”。2007年的人代会上,浒山街道代表团活动的审议主题是推进中心城区改造提升。周央平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老小区改造不正就是中心城区改造提升的主要内容吗?于是,在会前一个月,周央平与浒山街道代表中心组第四代表小组的代表,走边了社区中的每个老小区,走访了市建设局和街道城建办,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会议期间,周央平作了“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扎实推进老小区综合治理工作”的审议发言。审议发言引起了市委书记洪嘉祥的关注,当即在会上要求市建设局和浒山街道摸清老小区情况,适时进行研究。此后,周央平利用人大代表的身份,时常跑到市建设局和浒山街道了解老小区改造工作进展情况,当获知这项工作由于没有参照经验、经费上测算有难度的实际时,周央平主动要求在寺山路社区进行试点,以便下步在全市推广提供借鉴。2008年9月,施工队伍进驻公安局宿舍和南张家路区块,这两区域的居民喝上了老小区改造的“头口水”。

  正是在像周央平等许多代表的认真履职和政府部门的积极努力下,慈溪老小区旧貌换新颜的序幕正式拉开。2008年,慈溪市下发了《关于加快中心城区老小区改造和背街小巷改善工作的实施意见》,制定了分期开展老小区改造的工作计划,计划2008年开展一期工程,改造7万平方米;二期工程于2009年至2011年进行,每年完成40万平方米的改造任务。同时,中心城区老小区改造工作列入了2009年和2010年的实事工程,仅2010年,慈溪市政府就安排了1.4亿元来推进此项实事工程。

  改造好的老小区如果没有好的物业管理,老小区的形象提升也将大打折扣。赵柏年代表就点出了这一议题。

  近年来,慈溪市政府也把更多的视角投到了老小区物业管理工作。针对代表提出的建议,慈溪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这样开展了“解题”:

  ——对老小区物业的管理,采取物业主管部门、街道、社区三级为一链条的管理体系;

  ——在物业管理模式上,按照市场机制进行运作,主要是菜单式包干制服务,并在具体的市场竞争中,对兼管老小区物业管理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

  ——在住宅小区(大楼)物业管理项目考评上,建立综合考评机制,把社区和业委会的意见和建议纳入了考评体系;

  ——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对中心城区老小区物业管理实行补助政策;

  ——建立属地街道(镇)物业服务站,配置物业管理专职人员;

  ——规范空置房物业费的交纳,遏制二手房交易物业服务费用的流失;

  ——进一步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多渠道宣传培训物业管理的相关法律知识;

  ——强化有关行政部门小区内的职能延伸工作。

    “解题”的结果换来了老小区面貌的改善,换来了物业管理的规范,换来了市民生活环境的改善,咋一看,老小区的“精神头”上来了!

版权所有 : 慈溪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Copyright 2018 CIXIRD.GOV.CN
主办单位: 慈溪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 0574-63980926 地址 : 慈溪市行政中心
ICP备案 : 浙ICP备18037320号-1 建议使用IE8及以上版本IE浏览器, 1366*768以上分辨率 技术支持: 谷多网络
您是第1867584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