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的职责不光是关注民生、反映民情,而且更体现在促进发展、办好实事。推动一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进重点工程和实事工程的顺利落脚,不仅需要人大代表有一份履职责任,更需要人大代表有必备的履职能力和水平。人大代表要充分发挥熟悉基层、密切联系选民的优势,切实履行好职责,带着感情去关注民生、反映民情,带着使命去促进发展、办好实事,对民生和发展热点作出积极响应,对民生和发展难题寻找庖丁解牛之道,真正体现出人大代表为民代言、为民办事的殷殷之情。 ——编者
桥头堡村当家人
在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登陆点附近,有一个慈溪钢结构行业的龙头企业——宁波华星钢结构股份有限公司,还有一个在慈溪新农村建设中小有名气的庵东镇华兴村。这一字之差的一企一村的当家人就是连续五届慈溪市人大代表陈启员,被誉为人大代表中的“常青树”。
2001年,华星厂所在的村和附近的二个村进行了合并。在陈启员一手创办的华星厂成为民营企业的“明星”后,村民希望贫困的新村也能像华星厂那样兴旺。经陈启员提议,村民讨论,把新村命名为华兴村。同时,根据村民的愿望,2003年,村、企党组织合并,陈启员兼任华兴村党总支书记。时年,杭州湾跨海大桥已经开始动工兴建,而桥址刚刚处于华兴村,这使原来偏僻的海边穷村成为一方热土。陈启员看到了这一千载难逢的良机,他提出了“打好桥牌,建设新村”的工作思路。
2005年,正值宁波市级重点工程——杭州湾大桥南岸连接线建设,而华兴村也涉及到大量的征地拆迁。恰逢此次机遇,陈启员就对村庄整理、农田水利等方面进行了思考,为优化华兴村的布局,他起草了一只建议,并通过市人大牵头,由宁波市人大代表向宁波市人代会提出了建议,从而使连接线沿边的房屋拆迁、新区农田水利设施的布局等问题得到了顺利解决。同时,作为村书记和代表的他,勇挑重担,全身心投入,耐心细致地做好了相关政策处理、房屋拆迁、拆迁户安置等工作,从而保证了重点工程的如期推进。
打好桥牌,建设新村,规划优先。他和村班子一起经过调查摸底,制定了华兴村发展规划,把全村辖区划为工业区块、村庄集聚区块和农业区块。根据规划,对现行民房分别进行拆迁、梳理、聚集。
建设新农村,海边穷村遇到了资金上的困难。陈启员以自己的华星公司出面融资,开发三产,启动建设华兴市场,转让部分房产,盘活资金,一年下来净赚近千万,并通过商铺出租,为村集体增加了几百万的固定资产和每年20多万的租金收入。
在淘得第一桶金后,陈启员开始带领华兴村去绘就华兴新农村的美好蓝图。陈启员带领华兴村村班子还为拆迁户高标准地建造住宅房,并着手开展道路硬化、河道治理、绿化建设、路灯安装、环卫设施改善等工作。
在实施过程中,陈启员充分显示了一个企业家对资本运作的灵活性和工程实施的超前性。他在规划新村建设时,充分考虑生活垃圾和污水的处理,在新村建造过程中,同时开展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并规定所有的强弱电线都采取地埋。他看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无公害已经成为人民的首选,农家乐、乡村游也开始成为了人民热衷于的休闲项目。为此,他与宁波农科院合作,在规划的农业区块内建设了1000亩的无公害蔬菜基地,启动“农家乐”观光旅游项目,开发三产,提高农民收入。谈到村里的变化,村民无不称赞:“阿拉陈书记,办企业行,当代表好,做村书记更在行”。
社区居民喝上“头口水”
“多亏了我们的周书记,我们周边的环境好了很多,住的也舒心了不少。”刚走进寺山路社区公安局宿舍和南张家路区块,住在这里的居民就说道起来。
周央平是慈溪市人大代表,去年刚调到浒西社区任党支部书记、主任,之前在寺山路社区任党支部书记、主任。寺山路社区是慈溪的老城区,这里以前国有企业的老宿舍楼和老小区较多,由于这些老房子都是“各自为政”,没有形成统一的小区,也没有正规的物业管理入驻,路不平、灯不明、沟不通,人居环境不尽人意,既不符合社区现实管理的要求,也不能满足居民实际生活的需要。作为社区当家人,周央平积极想方设法,利用社区不多的经费经常性地对这些区块进行小修小补,同时,不管是代表活动,还是街道开会,周央平都把开展老小区改造挂在嘴边。
2007年的人代会上,浒山街道代表团活动的审议主题是推进中心城区改造提升。周央平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老小区改造不正就是中心城区改造提升的主要内容吗?于是,在会前一个月,周央平与浒山街道代表中心组第四代表小组的代表,走边了社区中的每个老小区,走访了市建设局和街道城建办,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会议期间,周央平作了“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扎实推进老小区综合治理工作”的审议发言。审议发言引起了市委书记洪嘉祥的关注,当即在会上要求市建设局和浒山街道摸清老小区情况,适时进行研究。此后,周央平利用人大代表的身份,时常跑到市建设局和浒山街道了解老小区改造工作进展情况,当获知这项工作由于没有参照经验、经费上测算有难度的实际时,周央平主动要求在寺山路社区进行试点,以便下步在全市推广提供借鉴。2008年9月,施工队伍进驻公安局宿舍和南张家路区块,这两区域的居民喝上了老小区改造的“头口水”,
正是在像周央平等许多代表的认真履职和政府部门的积极努力下,慈溪老小区旧貌换新颜的序幕正式拉开。2008年,慈溪市下发了《关于加快中心城区老小区改造和背街小巷改善工作的实施意见》,制定了分期开展老小区改造的工作计划,计划2008年开展一期工程,改造7万平方米;二期工程于2009年至2011年进行,每年完成40万平方米的改造任务。同时,中心城区老小区改造工作列入了2009年和2010年的实事工程,仅2010年,慈溪市政府就安排了1.4亿元来推进此项实事工程。
在环保路上前行
2009年9月,慈溪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专题审议2007年至2009年上半年市政府贯彻落实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决议情况。列席会议的市人大代表华通流发言时指出:“小印花行业关系白沙路地区的区块经济发展和就业,有些群众反映整治是应该的,取缔是不现实的,因此政府应制定规范准入标准,有序引导产业升级,做好污水处理工作,使小印花取缔工作符合当地生产生活。”华通流的发言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市环保局已经着手研究小印花行业出路问题,以促进白沙路街道区域经济的发展。
华通流是白沙路街道西华头村党总支书记,作为村书记代表,他无时无刻不在倾听基层群众呼声,也深深认识到要让村民过上好日子,建设宜居家园,就必须环保当先。“要发展,首先要注重环保,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这些年来,华通流提出了《关于要求市人大常委会督促加快城河治理工作的议案》、《关于要求加强农村公共卫生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环境面貌的建议》、《关于要求对白沙路街道垃圾中转站进行改造的建议》和《关于要求对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开展环境污染治理的建议》。
在慈溪,像华通流这样关注环保,关注低碳的代表比比皆是。
2003年,在慈溪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216名代表(占代表总数的61.3%)提出了23件关于水环境整治的议案。会议响应代表的强烈呼声,作出关于水环境整治的专项决议。2007年,基于四年来水环境整治工作进展情况和生态市建设现状,139名代表向慈溪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了10件关于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的议案。会议又根据代表迫切要求,依法作出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的决议。
有了决议的强大支撑,慈溪市各级人大代表坚定地参与环保,支持和监督政府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慈溪市各级人大都把生态建设作为人代会会前视察的主要内容,市、镇两级近千名人大代表积极参加环保志愿者队伍。
今年,慈溪市政府把蓝天碧水工程列入十大政府实事工作项目,计划投资近4亿元推进相关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