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分组进行了多处实地调研,在听取相关部门的汇报后,指出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极其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坚持分类指导、堵疏结合、标本兼治、搞好结合、典型引路、落实“四有”:
一要分类指导,对有证照经营者与无证照经营者,采取不同的管理办法。一方面市、区、街道、社区要形成合力,加强对有证照经营者的管理,实现依法管理、从严管理、人文管理、综合管理、长效管理。另一方面,要重点整治四大类无证照经营,即:无证照农贸市场、无证照夜间大排档、无证照早餐店、无证照小餐饮店。市人大常委会要将此次专项评议的重点放在无证照经营上,督促和支持政府解决无证照经营者的管理问题。
二要堵疏结合,做到“开前门、堵后门”。在严格依法取缔无证照经营的同时,将一些经整改后符合要求的经营户及时转为合法经营,以满足特定的市场需求。
三要标本兼治,坚持规划、建设、素质、管理“四管齐下”。制定规划、加快建设、提高素质是治本之策,加强管理是治表之策,是前提、是保证,通过“四管齐下”,切实解决无证照经营问题。
四要搞好结合,在“上下联动、条块结合”上下功夫。坚持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以区、街道、社区为主,加强管理。同时,把流通消费领域食品安全工作与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相结合,与美食夜市一条街的建设相结合,与背街小巷改善、庭院改善、危旧房改善、物业管理改善四大改善工程有机结合。
五要典型引路,率先将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成食品安全示范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要理顺体制,一揽子解决城区食品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六要落实“四有”,即“有章、有人、有钱、有房”问题。要出台相关政策措施,落实专项经费,加强管理力量,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健全食品安全责任制。
七要加强领导,理顺领导体制。要进一步落实各级各部门的责任,通过“四级联动”开展集中整治,巩固流通消费领域食品安全工作现有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