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31日在慈溪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慈溪市财政局
一、 2009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情况
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的2009年全市地方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55498万元,加上中央级收入454502万元,合计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10000万元。后由于经济形势变化,财政收入结构相应发生变化,经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批准, 2009年地方级收入调整为491120万元,中央级收入调整为418880万元。
实际执行结果:全市完成地方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91037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3.0%,完成年度调整计划的100.0%;加上中央级财政收入418982万元,合计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10019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5.8%,完成年度计划的100.0%。
地方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项完成情况如下:增值税25%部分104239万元,比上年增长1.1%;营业税116101万元,比上年增长25.6%;企业所得税40%部分43041万元,比上年负增长13.8%;个人所得税40%部分30862万元,比上年负增长1.1%;城市维护建设税21833万元,比上年增长2.1%;其他地方税收86190万元,比上年增长33.2%;耕地占用税和契税36157万元,比上年增长20.1%;财政专项收入12339万元,比上年增长0.8%;罚没收入20889万元,比上年增长41.4%;行政事业性收费、国资经营、国有资产 (资源)有偿使用及其他收入22467万元,比上年增长15.7%;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3081万元,比上年负增长38.4%。
2009年浒山、白沙路、古塘、宗汉、坎墩五个街道和慈溪经济开发区、慈东工业区 (以下简称街道、开发区)实现地方级收入170585万元,加上中央级收入113913万元,合计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84498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3.8%。
根据财政收入完成情况,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加上上级补助收入、上年结余等,预计2009年全市地方财政可用资金为578474万元,其中,市本级352922万元,街道、开发区90518万元,镇级135034万元。
(二)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情况
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的2009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31000万元,后因收入结构变化以及出口退税地方负担减少而使地方可用财力有所增加,同时考虑到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公共卫生等事业支出的需要,经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批准,财政一般预算支出调整为469332万元,比年初预算增长8.9%,加上上级专项拨款补助和市镇两级财政上年结转支出99298万元,全年总支出预算指标为568630万元,其中,市本级349934万元,街道、开发区87361万元,镇级131335万元。
实际执行结果:全市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支出500721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4.3%,其中,市本级28936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1.1%,为预算支出指标的82.7%,街道、开发区82985万元,镇级128376万元。
市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分项完成情况如下:基本公共管理与服务49220万元;国防618万元;公共安全36576万元;教育43722万元;科学技术24272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5955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19918万元;医疗卫生31618万元;环境保护2810万元;城乡社区事务9955万元;农林水事务25715万元;交通运输13125万元;采掘电力信息等事务6509万元;粮油物资储备及金融监管等事务10474万元;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支出3669万元;其他支出5204万元,主要是住房改革支出。
全市地方财政收支相抵后,减去结转下年支出67909万元 (市本级60574万元,街道、开发区4376万元,镇级2959万元),预计财政净结余9844万元,其中,市本级2988万元,街道、开发区3157万元,镇级3699万元。
(三)政府性基金收入情况
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的2009年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381007万元,后由于土地出让等收入增加,经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批准,政府性基金收入调整为627000万元。
实际执行结果:全市完成政府性基金收入632333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75.6%,完成年度调整计划的100.9%。
政府性基金收入分项完成情况如下:彩票公益金收入1464万元,比上年增长21.6%;地方教育附加收入10317万元,比上年增长3.9%;文化事业建设费收入384万元,比上年增长0.5%;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入3882万元,比上年负增长0.3%;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554838万元,比上年增长91.2%;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入10117万元,比上年负增长16.2%;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26669万元,比上年增长81.4%;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1605万元,比上年负增长22.3%;政府住房基金收入209万元,比上年负增长53.2%;森林植被恢复费200万元;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收入14997万元,比上年增长3.5%;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收入462万元,比上年增长2.0%;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收入196万元,比上年增长390.0%;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 (职业教育经费) 6993万元,比上年负增长10.6%。
根据基金收入完成情况,按现行财政体制结算,加上上级补助收入、上年结余,预计2009年全市政府性基金可用资金为713460万元,其中,市本级560180万元,街道、开发区104966万元,镇级48314万元。
(四)政府性基金支出情况
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的2009年全市政府性基金支出400554万元,后因土地出让等收入增加,相应成本性支出及其他必需支出增加,经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批准,政府性基金支出调整为647157万元,比年初预算增长61.6%。加上上级专项拨款补助和市镇两级财政上年结转支出48249万元,全年总支出预算指标为695406万元,其中,市本级542126万元,街道、开发区104966万元,镇级48314万元。
实际执行结果:全市完成政府性基金支出580648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79.7%,其中,市本级457075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84.4%,为预算支出指标的84.3%,街道、开发区90018万元,镇级33555万元。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分项完成情况如下:基本公共管理与服务1524万元;教育242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390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1390万元;城乡社区事务431916万元 (其中:土地成本性支出278684万元,土地收益中计提的社会保障资金34531万元);农林水事务13110万元;采掘电力信息等事务134万元;粮油物资储备及金融监管等事务628万元;其他支出7741万元,主要是职业教育经费支出。
全市政府性基金收支相抵后,减去结转下年支出114758万元 (市本级85051万元,街道、开发区14948万元,镇级14759万元),预计市本级净结余18054万元。
二、 2010年财政预算草案
2010年我市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促进经济增长、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区域协调发展为目标,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大力增收节支,优化支出结构,强化预算管理,提高资金绩效,确保收支平衡,努力促进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一)财政一般预算收支计划
根据对当前财政经济形势的分析,充分估计企业减负、税制改革等因素,同时考虑民生支出的刚性增长,拟安排2010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7300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7.0%,其中地方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2110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6.1%。
2010年全市地方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项目安排如下:增值税25%部分112100万元,比上年增长7.5%;营业税126300万元,比上年增长8.8%;企业所得税40%部分44200万元,比上年增长2.7%;个人所得税40%部分32200万元,比上年增长4.3%;城市维护建设税24000万元,比上年增长9.9%;其他地方税收88900万元,比上年增长3.1%;耕地占用税和契税38000万元,比上年增长5.1%;财政专项收入13600万元,比上年增长10.2%;罚没收入23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0.1%;行政事业性收费、国资经营、国有资源 (资产)有偿使用收入18800万元,比上年负增长3.0%。
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 2010年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可用资金加上市本级上年净结余合计为483800万元。其中:市本级支出安排295800万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增长10.0%,比上年调整预算增长2.2%,街道及慈东工业区支出安排39184万元,镇及经济开发区支出安排148816万元。
2010年市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项目安排如下:一般公共服务41796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5.6%;国防705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3.2%;公共安全34968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7.4%;教育64014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28.5%;科学技术20619万元,比上年增长3.9%;文化体育与传媒4869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3.8%;社会保障和就业31281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12.1%;医疗卫生30311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14.3%;环境保护1315万元,比上年增长14.8%;城乡社区事务4591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5.9%;农林水事务20215万元,比上年增长8.5%;交通运输1774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23.8%;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1400万元,同口径比上年负增长4.0%;商业服务业等事务267万元,比上年负增长7.9%;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支出4750万元,比上年增长33.8%;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136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47.5%;住房保障支出6921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12.4%;粮食安全物资储备事务3000万元,同口径与上年持平;预备费4500万元,与上年持平;其他支出18368万元,比上年增长2.1%。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计划
2010年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拟安排76310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20.7%。
2010年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项目安排如下:彩票公益金收入1300万元;地方教育附加收入10800万元;文化事业建设费收入415万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入4000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677500万元;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入7800万元;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34500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3100万元;政府住房基金收入200万元;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收入15500万元;贸促会收费400万元;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收入250万元;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收入35万元;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 (职业教育经费) 7300万元。
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 2010年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763100万元,减除体制上解18400万元,加上上年预计净结余18054万元,全市政府性基金预计可用财力762754万元,其中,市本级419254万元,街道及慈东工业区、慈溪文化商务区158000万元,镇及经济开发区185500万元。根据收入来源及部分基金收入专款专用因素,市本级安排政府性基金支出409250万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增长20.3%。
2010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项目安排如下:一般公共服务311万元;教育4100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800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3844万元;城乡社区事务377830万元 (其中:土地成本性支出162750万元,土地收益中计提的社会保障资金59800万元);农林水事务13800万元;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240万元;其他支出8325万元。其中,职业教育经费6785万元,彩票公益金1540万元。
三、关于2010年全市财税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发挥财税政策作用,推动全市经济平稳发展。科学把握机遇,整合和优化财税支持经济发展的政策,大力拓展国内外市场,积极引导企业加快物流营销模式创新和新兴市场开拓开发;深化落实工业企业效益提升工程,积极培育效益规模企业;支持企业自主创新,鼓励企业技术改造,积极发展总部经济,着力推进经济转型发展;大力支持外贸经济发展,促进外贸出口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全力支持市重点功能区块建设和重大产业项目的发展,增强区域发展优势和财源发展后劲。
(二)强化收入组织工作,积极挖掘增收潜力。密切关注和深入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对财税工作的影响,加强对财政收入的分析、预测和预警;进一步健全税收征管措施,提高精细化征管水平;抓紧抓好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工作;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努力挖掘收入潜力,切实增强地方政府财力。
(三)保障和改善社会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完善以人为本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继续加大 “三农”投入,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加大公共安全经费投入,保障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全年市本级预算内外安排用于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共安全和 “三农”等各项支出同口径比上年增长24.2%、 13.0%、 54.1%、 24.2%、 7.4%和19.2%。
(四)完善支出管理机制,提升财政管理绩效。全面实施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公务卡管理改革试点;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落实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和财政基建资金管理制度;创新财政监督机制,实现财政监督管理与绩效评价相结合;加强对行政事业财务监督管理,改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改进和提高对镇级财政管理的指导;大力推进政府公共服务外包工作;稳步推进公务消费、公务接待制度改革,严格控制行政经费支出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