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部署的“八方面重点工作”,其中第一项工作是“坚定信心,应对挑战,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10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着力做好六方面工作”,其中第一项工作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从“保增长”到“抓转型”,这是市政府去年和今年抓经济工作着力点的变化。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大背景下,市委市政府放眼国内外发展环境,立足慈溪本地实际,作出正确的判断和科学的决策,因时制宜地发展慈溪经济。
2008年9月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市工业经济和外向型经济遭受重创,增速迅速回落,2009年初,全市工业总产值和外贸自营出口均出现两位数的下降,慈溪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非常之时更需非常之举。2009年,我市把服务企业、稳定工业作为保增促调的首要任务,深入开展新一轮干部服务企业专项行动,进一步强化政策扶持、金融支持和减税轻费工作。大力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增加安排外贸发展专项资金3500万元,及时办理出口退税40.1亿元,建立运转市家电服务中心,引导企业加快内销网点建设,努力提高我市产品国内外市场占有率。扎实开展重大项目会战攻坚行动,促进投资规模扩大和投资结构优化,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6.08亿元,同比增长10.1%,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工业项目建设有力推进,新开工千万元以上重大项目205个,全年完成制造业投资111.65亿元。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取得积极成效,全市经济回升向好。据统计,2009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626.24亿元,增长8.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9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9.1亿元,分别增长5.8%和13%;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预计下降4.5%,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3.05%和3.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31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538元,分别增长7.3%和10.4%。
去年取得的成绩和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是我市今年转型发展的基础和契机。2009年10月以后,全市工业连月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近2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逐步改善,工业企业效益从2009年第二季度开始降幅逐步收窄,第三、第四季度实现大幅增长,慈溪工业逐步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全面复苏进入恢复增长通道。同时,外贸出口也企稳回升,去年12月,全市外贸出口由负增长转为正增长,增幅超过10%。虽然今年外部经济环境不确定、不可预测的因素还很多,但今年我市经济恢复性增长的趋势基本确立。
基于对这样的趋势判断,我市把“立足调整促增长”作为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必须重点把握的五个方面之首。就是要以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自主创新抢占发展制高点,加大经济转型升级力度,扎实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做到在发展中促转型、在转型中谋发展。
在转型发展的措施上,重点加快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坚持工业立市发展战略,全面实施重点产业转型升级规划,改造提升家电、化纤、轴承、汽配等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着力打造品牌家电、新材料、高档模具三大产业基地。积极实施落后产业过剩产能淘汰计划。引导企业加大投入,实施企业技术赶超计划和转型升级重点技改工程,全年技改财务投入超过105亿元。加大创新孵化扶持力度,全面推进科创中心等十大工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培育自主知识产权,争创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和省知识产权示范市。全力推动家电等产业的品牌建设,提升品牌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
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企业家和百万慈溪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慈溪经济一定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