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大事记
2008-10-18 阅读: 1098

1949年

    5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二军六十五师歼灭国民党军二二一师某部,于上午9时胜利进入慈溪县城孝中镇(今宁波慈城镇),慈溪宣告解放。中共慈镇县工委代书记、县大队政委杨展大率领40多名进城工作组人员进驻慈溪县政府。姚东区武工队也于同日进驻姚北重镇浒山镇(今慈溪市城区)。
    5月30日,杭州市军管会和余姚县军管会接管庵东盐场,成立余姚盐务分局(县级),隶浙江省盐务管理局。
    6月中旬,建立中国共产党慈溪县委员会和慈溪县人民政府,代理书记杨展大,代县长刘春泉,随即建立各区党委会和区人民政府。
    7月起,分批建立乡、村政权,废除保甲制度。

1950年


    2月22日,慈溪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在慈城镇召开,出席代表220名。会议总结解放后8个月的工作,讨论生产和剿匪反特、民主反霸等工作;选举产生常务委员会委员21名,县长刘春泉任常务委员会主席。
    5月,全县普遍宣传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1953年3月,全县各地大张旗鼓地开展《婚姻法》的宣传工作,检查《婚姻法》的执行情况。
    6月,建立中共庵东盐区工作委员会和庵东盐区人民政府(丁级县建制),改余姚盐务分局为浙江省盐务管理局第一分局。
    10月,县委土改指挥部成立,在妙山、昌明、黄山等乡进行土改试点。12月16日,县委召开第七次干部大会。全县土改从试点转入全面展开。
    11月10~13日,召开慈溪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二次会议,出席代表141名,会议讨论土地改革和征粮工作。


1951年


    3月23~26日,召开慈溪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三次会议,出席代表235名,会议讨论抗美援朝、发展生产、土改扫尾、镇压反革命等工作。
    3月8~9日,鸣鹤区淞浦乡召开乡人民代表会议(试点),选举正副主席。
    7月13~16日,召开慈溪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四次会议,出席代表323名,会议主要议题为开展爱国主义生产教育,响应抗美援朝号召,总结土改,继续搞好镇反工作。
    7月15~19日,庵东盐区召开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出席代表75人,列席17人。选举产生由11人组成的常务委员会,区长石理成任常务委员会主席。
    9月10日,成立慈溪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办公机构,驻会委员叶令民、吴人实为常委会专职干部。
    12月13~18日,召开慈溪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五次会议,出席代表231名,会议补选常务委员会委员3名,并对5名代表作出撤销代表资格的决议。


1952年


    3月31日,中共慈溪县委委员鲍纯甫参加中国农民访苏代表团前往苏联参观访问。
    4月8~12日,召开慈溪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六次会议,出席代表230人,会议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选举产生新一届常务委员会,县长毕向荣任常务委员会主席。
    11月9~13日,召开慈溪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七次会议,出席代表225名,会议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通过关于县调查评产方案、各区所得税分配方案和今后3个月工作任务的决议,选举常务委员会委员23名。县长任子诚任常务委员会主席。


1953年


    3月2~5日,召开慈溪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八次会议,出席代表247名,会议主要议题为布置春耕生产、开展物资交流、贯彻《婚姻法》、研究民兵工作。
    5月开始,慈溪县进行第一次普选试点,8月后分批展开,至1954年3月普选结束。此后,各乡、镇在普选基础上,召开乡、镇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各乡、镇人民政府委员会和出席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7月1日,开展全国人口第一次普查,现县境共有119534户498458人。其中,男257853人,女240605人。
    7月18~21日,召开慈溪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九次会议,出席代表187名,会议讨论农业生产、普选、物资交流等事项,并通过“八一”建军节致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慰问信。免去常务委员1名,补选2名。作出关于成立慈溪县选举委员会的决议,确定其组成人员名单。
    12月11~15日,召开慈溪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十次会议,出席代表158名,会议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通过“关于实现国家过渡时期总路线、总任务”、“实行粮食计划收购、供应”和“今后4个月工作任务”等3项决议。


1954年


    7月12~15日,庵东盐区召开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出席代表40名,列席10名。大会选举产生出席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名。
    7月13~18日,慈溪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慈城镇召开,出席代表218名。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贯彻总路线和3个月工作任务报告、提案审查报告,作出拥护宪法草案等3项决议,并通过向毛泽东主席的致敬信,选举产生出席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5名。
     10月13~15日,在慈城镇召开慈溪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出席代表153名。会议审议通过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及关于调整镇海、慈溪、余姚3县县界,划建棉区县报告的决议。
    10月15日,慈溪县境作大幅度调整,将原慈溪、余姚、镇海3县北部划建为以生产棉花为主的慈溪县。10月15日以后,县治由慈城镇迁至浒山镇。
    10月28~31日,慈溪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新县城浒山镇召开,出席代表189名。会议审议通过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及调整县界、划建棉区县报告的决议。


1955年


    1月17~20日,召开慈溪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出席代表283名。会议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和关于粉碎美蒋共同防御条约的发言,并通过3项决议。
    6月1日,全国人大代表、教育部副部长林汉达视察故里龙场小学。
    6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著名学者马寅初、全国人大代表严景耀、梁希(林业部长)、罗祥根等一行20余人到慈溪视察。
    11月28日~12月2日,召开慈溪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出席代表231名。会议选举陈观亭为县长,周文祥、叶靳、陈旭为副县长,人民委员会委员17名;张萍为县人民法院院长。
    12月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叔通视察横河镇(时属余姚县)工商业改造情况,并访问乌山乡旭光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和慈溪县岐山乡五洞闸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


    2月,全县撤区并乡,将县内7个区96个乡镇并为35个乡镇。
    6月,原为丁级县建制的庵东盐区划归慈溪县管辖。
    8月1日,县境遭第12号强台风袭击,伴有大雨、大潮,冲涮海塘11.8公里,8处出险;损害棉田2.67万公顷,毁屋舍1万余间,死7人,伤261人。灾后县委大力发动生产自救,调运大米度荒,群众生产热情高涨。
    12月26~30日,召开县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出席代表349名,会议审议通过县人民委员会工作报告、财政预、决算报告、人民法院工作报告。选举叶靳为县长,陈旭、张萍、劳巨龙为副县长,人民委员会委员21名,沈锦祖为县人民法院院长。
    是年,全县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957年


    4月2~4日,召开县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出席代表325名。会议审议通过政府工作报告、财政预决算报告,通过《关于加强县人民代表对政府工作监督和进一步密切县人民代表与选民联系的暂行办法的决议》。补选县人民委员会委员2名。


1958年


    6月1~5日,召开县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出席代表349名。会议通过《关于坚决贯彻执行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决议》,审议通过政府工作报告、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财政预决算报告、提案审查报告。选举陈观亭为县长,叶靳、陈旭、李子瑜为副县长,委员21名,并选举8名出席省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8月29日,县委作出《关于在全县范围内普遍建立人民公社的决定》,后又召开县、区、乡、社4级干部会,作出了部署,实行政社合一。到10月上旬,全县8个区、44个乡镇、548个高级社并建为7个人民公社。
    10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视察五洞闸公社。


1959年


    12月26~28日,召开县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出席代表386名。会议审议通过县人民委员会工作报告、财政预决算报告、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补选黄建英为县长,增选赵承和、范锡廉、诸长贤为副县长,罢免1名县人民委员会委员。


1960年


    11月28日~1961年1月8日,县委多次召开全县干部会议,贯彻执行中央《关于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紧急指示信》,纠正“大跃进”以来工作中的失误,彻底纠正“一平二调”错误。


1961年


    9月,恢复全县手工业合作社、供销社,重建合作商店,恢复农村集市贸易。
    11月,全县8个大公社划为72个小公社(相当原先乡的规模)、752个大队、9673个生产队,核算单位下放到生产队。同时,恢复区和直属镇建制。


1962年


    1月,全国人大代表荣毅仁等一行17人来慈溪五洞闸视察。
    3月,黄克诚大将遵照毛泽东指示,下基层调研,到慈溪视察。
    7月17~22日,召开县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出席代表384名,会议审议通过县人民委员会工作报告、人民法院工作报告。选举黄建英为县长,陈旭、童新贤、范锡廉、诸长贤为副县长,人民委员会委员18名,曹德茂为县人民法院院长。
    9月4~6日,第十四号台风过境,连下3天大雨,街巷水深及膝,大部分工厂停产,毁堤坝数十处,淹没农田1.97万公顷,数日始退,伤3人,死1人。9月8日,全县组织1500余人的救援队伍,分乘480多条农船,随带食品、棉衣等,冒雨去余姚抢救被洪水围困的人民群众。

1963年


    1963年12月30日~1964年1月5日,召开县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出席代表455人。会议审议通过县人民委员会工作报告、财政预、决算报告、人民法院工作报告。选举黄建英为县长,乔安林、叶靳、陈旭、诸长贤为副县长,人民委员会委员20名,曹德茂为县人民法院院长。


1964年


    6月,撤销鸣鹤区,所辖东安、明湖、鸣鹤3公社并入观城区。
    8月30日~9月1日,召开县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出席代表442名。会议审议通过县人民委员会工作报告。补选李金溪为县长,徐渭珍、姚学礼为副县长,人民委员会委员2名。选举8名出席省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65年


    9月,中共浙江省委上虞社会主义教育工作团第二分团到慈溪,所属工作队分4批进驻全县75个公社、镇,从县级机关到各工厂、企事业单位、农村生产大队,全面开展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的“大四清”运动。
    10月,粟裕大将到慈溪视察。
    是年,一线御海大堤八塘筑成,全长70公里。


1967年


    上年底至1~3月份,城区各行各业纷纷成立“战斗队”,造“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反,各级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工作瘫痪。
    3月6日,县人民武装部成立生产办公室,作为全县“抓革命、促生产”的领导机构。
    5月5日,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驻甬4300部队批准,成立慈溪县革命委员会,至8月底解体。
    7月中旬起,112天基本无雨,气候干旱,晚稻严重减产,平均每公顷仅1395公斤;原盐丰收,年产量达23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


1968年


    4月9日,解放军6412部队和县人武部组成军事管制组,对县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实行军管,1973年4月9日撤销。
    11月19日,重新组建的县革命委员会成立。


1970年


    10月31日~11月2日,举行中共慈溪县第四次代表大会,恢复中共慈溪县委员会。


1971年


    6月24日~9月4日,全县干旱72天,晚稻大部枯死,平均每公顷仅1702.5公斤;棉花受棉铃虫严重危害,平均每公顷仅375公斤。
    7月17日,国务院领导华国锋视察五洞闸公社。


1976年

    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广大干部群众佩戴黑纱、小白花,沉痛悼念。
    9月9日,毛泽东主席逝世,全县各地设置灵堂,寄托哀思。18日下午,县城干部群众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追悼大会。
    10月23日,县城1万余人集会,热烈庆祝粉碎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四人帮”反党集团的伟大胜利。


1978年


    12月17~20日,召开县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出席代表718人,会议审议通过县革命委员会关于《全县人民团结起来,一心一意为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的报告。选举华克明为县革命委员会主任,汪雅飞、王雅根、沈根生、罗祥根、俞月珍、陈旭、诸长贤为副主任,委员40名,曹德茂为县人民法院院长,赵新茂为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1979年


    9月,为理顺水系,慈溪、余姚两县调整县境,余姚县的龙南区划归慈溪,慈溪县的泗门区划归余姚。
是年起,县委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全面复查,为1700多人纠错平反,落实政策,为261名错划的“右派”分子作了纠正。经群众评审,县革委批准,摘掉了绝大多数地、富、反、坏分子的帽子。


1980年


    8月中旬,浒山镇、长河公社进行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首次直接差额选举试点。10月,全面展开。
    9月下旬,县委书记高成裕参加中国棉花生产综合考察团前往土耳其考察。
    10月,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座谈纪要,推行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到年底,全县40%以上生产队实行“小六定”(定底分、定地段、定农活、定时间、定质量、定工分)的包工到户责任制。


1981年


    3月,撤销慈溪县革命委员会,恢复县人民政府,党政职能逐步分开。
    3月20~26日,召开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出席代表428名,会议审议通过政府工作报告、财政预决算报告、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作出《关于改善城乡人民饮水条件的决议》。选举苏丁和为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兰良明、刘传贤、诸长贤、徐绍滇、唐洪珠为副主任,委员13名,并选举华克明为县长,王雅根、沈根生、宋锡康、俞月珍、潘尧云为副县长,叶国标为县人民法院院长,赵新茂为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5月15日,县人大常委会发出《关于组织好代表小组的通知》,到年底全县有54个公社(镇)建立66个代表小组,396名县人大代表参加,占代表总数的90.6%。
    6月,县人大常委会设立办公室为县人大常委会的办事机构。


1982年


    5月18~20日,召开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出席代表406名,会议审议通过政府工作报告、县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财政预决、算报告、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11月15~17日,第八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一次会议,根据主任苏丁和提请,决定任命王雅根为县人民政府代理县长。


1983年


    3月9~12日,召开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出席代表406名,会议审议通过政府工作报告、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财政预决、算报告、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作出《关于深入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的决议》。选出出席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6名。
    4月8日,白沙乡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选出乡长、副乡长,率先恢复乡人民政府。至9月,全县各乡、镇普遍恢复人民政府,结束政社合一体制。
    9月15~17日,召开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出席代表387名,会议选举冯传沛为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并选举出席宁波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68名。


1984年

    1月23~24日,县第八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九次会议,决定任命谢建邦为县人民政府代理县长,任命郑斌瑞、沈祥家、胡章书、唐廷文为副县长,免去宋锡康、俞月珍、潘尧云的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职务。
    7月12~17日,召开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出席代表418名,会议审议通过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要点)的报告、财政预、决算报告、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选举王雅根为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孔文林、诸长贤、周华苗、兰良明、徐绍滇为副主任,委员15名,选举谢建邦为县长,郑斌瑞、胡章书、沈祥家、唐廷文为副县长,叶国标为县人民法院院长,冯传沛为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7月18日,县第九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一次会议,会议通过县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工作组及其人选的决定,根据需要决定设立法制工作组、财政经济工作组、城乡建设工作组、文卫科教工作组。
    10月27日,中共慈溪县委发出《关于加强县人大常委会工作和建设的意见》。


1985年


     3月19~22日,召开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出席代表425名,会议审议通过政府工作报告、198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财政预、决算报告、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5月4日,县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普及法律常识的决议》。
    8月17日,省人民政府确定慈溪县为甲类对外开放区。
    10月20日,农牧渔业部部长何康到四灶浦实地了解万亩渔塘的开发和生产情况。


1986年


    1月20~22日,县第九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次会议,决定任命潘尧云为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2月26日,县第九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一次会议,决定任命王惠民为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3月15~18日,召开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出席代表468名,会议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经济计划、财政、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并通过相应决议。
    7月11~12日,县第九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三次会议,决定免去胡章书的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职务。


1987年


     2月10日,县第九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七次会议,决定接受王雅根辞去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职务的请求。
    5月26~30日,召开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出席代表350名。会议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及经济计划、财政、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并通过相应决议。会议还通过《慈溪县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决议》。选举苏丁和为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孔文林、周华苗、毛志春、史美棠为副主任,委员16名,并选举谢建邦为县长,王惠民、沈祥家、唐廷文、鲍金木为副县长,张日堂为人民法院院长,冯传沛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6月23~24日,县第十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一次会议作出《慈溪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持证视察工作的决定》、《关于设立三个工作委员会的决定》和《关于改进人事任免表决办法的意见》。
    8~10月,县人大常委会首次开展执法检查。


1988年

    3月21日上午,民主柬埔寨主席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莫尼克公主一行12人,由外交部副部长刘述卿陪同,从绍兴前往宁波参观访问途中,在慈溪作稍时逗留。县领导与西哈努克亲王进行亲切交谈,并合影留念,互赠礼品。
    3月25~29日,召开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出席代表299名,会议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及经济计划、财政、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并作出相应决议。选举产生出席宁波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56名。
    4月15日,县人大办、县府办首次联合召开代表议案交办会议,36个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交办了代表提出的批评、意见、建议134件,议案55件。
    5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慈溪县为革命老根据地县。
    5月16~17日,县第十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七次会议,决定任命周信浩为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7月30日,县政府实施与代表联系制度,部分省、市、县人大代表与副县长王惠民就城镇建设、交通安全等问题进行对话,会议由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苏丁和主持。
    8月17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彬等一行7人,代表省委、省人大、省政府到慈溪视察7号台风灾情和救灾情况。
    10月1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慈溪县,设立慈溪市。
    11月7日,县第十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一次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精神,听取县人民政府县长谢建邦关于撤县设市筹备工作情况报告,讨论通过了《关于撤销慈溪县设立慈溪市有关问题的决定》。
    12月23~24日,市第十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命名慈溪市市树、市花的决定。确定樟树为市树,月季花为市花。会议接受周信浩关于辞去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职务的请求,决定任命徐杏先为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兼市经济委员会主任。


1989年


    2月13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安羽一行7人到慈溪视察。
    3月13~15日,慈溪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出席代表305人,会议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及经济计划、财政、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并通过相应决议。
    6月22日,经市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决定6月28日为慈溪市杨梅节。
    11月1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朱学范一行6人,在省人大、宁波市人大领导陪同下到慈溪考察。


1990年


    1月13日,市第十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九次会议,会议决定接受徐杏先辞去慈溪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兼市经济委员会主任职务,接受谢建邦辞去慈溪市人民政府市长职务的请求,决定任命胡永先为慈溪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代理市长,高裕昌为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5月22~26日,慈溪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出席代表361人。会议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和经济计划、财政、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并通过相应决议。依法选举孔文林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俞月珍、毛志春、张若天、史美棠为副主任,16人当选为委员。选举胡永先为市人民政府市长,王惠民、沈祥家、鲍金木、唐廷文、高裕昌为副市长,张日堂为市人民法院院长、冯传沛为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6月7~13日,浙江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安羽一行7人到慈溪视察棉花生产。
    6月13日,市人大常委会增设法制、财政经济、教科文卫等三个工作委员会,作为市人大常委会的专门办事机构。
    6月18日,市人大首次召开颁发任命书大会,向36名市政府组成人员、21名市政府其他部门正职颁发了任命书。


1991年


    1月31日,市委批转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加强乡镇人大工作的报告》。
    3月8~9日,中共慈溪市委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全市乡、镇人大工作会议,市委书记范文浩、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孔文林、市长胡永先分别在会上讲话。
    3月20~23日,召开慈溪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出席代表341名。会议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和经济计划、财政、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并作出相应决议。
    3月22日,慈溪市编制委员会[1991]29号文件审定,同意市人大常委会增设代表工作委员会。
    4月7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祖祥一行5人到慈溪市上林湖越窑遗址进行考察。
    5月25日,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八次会议,决定接受王惠民辞去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职务的请求,任命陈焕根为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9月25日,市人大常委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慈溪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会。在慈溪的历届全国人大代表、部分慈溪市十一届人大代表,各区的人大联络员,乡、镇人大专职常务主席,市政府组成人员及市级机关各部门、各群众团体负责人共300余人参加了会议。


1992年


    2月17~18日,市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三次会议,决定任命胡旭为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3月7日,市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四次会议,决定接受沈祥家辞去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职务的请求,任命陈冠群为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3月21~24日,召开慈溪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出席代表322名。会议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及经济计划、财政、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并通过相应决议。
    4月24~25日,市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五次会议,作出接受鲍金木请求辞去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职务的决定。
    5月12日,市人大常委会在慈溪召开浙江省县级市人大常委会联席会议第十次会议,全省各县(市)的人大常委会及办事机构的负责人73人出席了会议。
    6月1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焦善民一行11人到慈溪检查《残疾人保障法》执行情况,听取了市残联负责人的有关情况汇报,视察了市康复中心。
    7月起,市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执法机关开展执法评议,当年,评议了市公安局、市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
    7月23~24日,市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七次会议,决定任命陆方成为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8月28日,市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接受唐廷文请求辞去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职务的决定,决定任命陈继光为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9月,全市实行撤区、扩镇、并乡,将全市65个乡镇扩并成23个镇乡。
    9~12月,采取多种形式在全市开展现行《宪法》颁布10周年纪念活动。
    12月1~2日,市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二十一次会议,决定接受胡旭辞去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的请求;接受张日堂辞去市人民法院院长的请求;接受冯传沛辞去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请求,任命沈焕初为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肖培生为市人民法院代理院长,胡张宏为市人民检察院代理检察长。


1993年


    1月5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市第十一届人大代表积极分子表彰会,45名市人大代表受到表彰。
    3月10~14日,召开慈溪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出席代表384名,会议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及经济计划、财政、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并通过相应决议。会议还依法选举俞月珍为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主任,毛志春、张若天、黄祖金、史美棠为副主任,16人当选为委员。选举胡永先为市人民政府市长,高裕昌、陈焕根、陈冠群、陆方成、陈继光、沈焕初为副市长,肖培生为市人民法院院长,胡张宏为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选举出席宁波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58名。


1994年


    1月19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毛昭晰一行16人视察慈溪市文保工作。
    2月,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开展优秀议案、建议评比活动。
    3月4日,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八次会议,决定接受陆方成辞去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职务的请求,任命苏利冕为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3月16~19日,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出席代表350名。会议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及经济计划、财政、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并通过相应决议。补选2名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7月20~21日,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次会议,学习中共慈溪市委《关于开展依法治市的决定》,并作出《慈溪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依法治市的决议》。
    8月31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人大制度建立40周年纪念活动工作会议,市委宣传部、慈溪日报社、慈溪电视台、慈溪人民广播电台等单位负责人出席会议。
    10月起,开展对市人大常委会任命干部的述职评议活动,当年,对乡镇企业管理局、土地管理局的局长进行了述职评议。


1995年


    2月21~24日,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出席代表350名,会议听取“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及经济计划、财政、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并通过相应决议。
    5月23~26日,浙江省人大教科文卫(东北片)工作座谈会在慈溪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杨海波、张明远、王启东以及杭州、宁波、绍兴、嘉兴、湖州等市、县(市)人大常委会的领导出席会议。中共慈溪市委书记汤黎路、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俞月珍、市长胡永先出席了会议。
    8月16~17日,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八次会议,作出《关于批准慈溪市科技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纲要的决议》。接受陈继光辞去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职务的请求,并任命伊敏芳为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8~9月,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在慈的各级人大代表、市镇(乡)两级人大选举产生及市人大常委会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了一次法律知识竞赛,参赛率达95%。
    11月24日,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举行二十次会议,决定接受胡永先提出的辞去市人民政府市长职务的请求,并决定由副市长高裕昌代理市人民政府市长职务。会议还决定免去苏利冕的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职务,并任命胡谟敦为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12月25日,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二十一次会议,决定任命方夏平为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1996年


    3月11~14日,召开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出席代表368名。会议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经济计划、财政、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审议慈溪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并通过相应决议。大会接受毛志春辞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请求,补选高裕昌为市人民政府市长,沈祥家为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还补选人大常委会委员1名。
    11月6日,市委召开全市人大工作会议,市委书记王思哲作重要讲话,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俞月珍、市长高裕昌到会讲话,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光锵应邀出席会议。
    是年底,经全国、省、宁波市第五届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好新闻评选委员会评定,由慈溪市推荐的《阿康哥回“家”》(慈溪电视台制作)获全国好新闻三等奖,省、宁波市好新闻一等奖。


1997年


    2月25~28日,召开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出席代表338名,会议听取“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及经济计划、财政、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并通过相应决议。
    4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唐德华、省高级法院副院长童兆洪到慈溪视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沈祥家陪同视察。
    6月1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树率省人大文化市场管理和“双禁”执法工作检查组,在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宝康陪同下,到慈溪检查文化市场管理和“双禁”执法工作。
    6月8日,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三十二次会议,会议决定任命王勇为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同意高裕昌辞去市人民政府市长职务,决定由副市长王勇代理市人民政府市长职务。
    9月1~3日,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三十三次会议,接受肖培生辞去市人民法院院长职务的请求,并作出《崔盛钢为慈溪市人民法院代理院长的决定》,接受胡张宏辞去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请求,并作出《关于毛江舟为慈溪市人民检察院代理检察长的决定》。
     9月26日,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三十四次会议,会议决定接受陈焕根、陈冠群辞去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职务的请求,决定任命柴利能、叶双猛、毛学畅为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10月18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许行贯到慈溪考察农业工作,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俞月珍陪同考察慈溪市冷冻总公司。
    11月20~21日,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三十五次会议,接受方夏平辞去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职务的请求。


1998年


    2月23~28日,召开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出席代表327名,会议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及经济计划、财政、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并通过相应决议。会议还依法选举俞月珍为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主任,沈祥家、鲍金木、陈焕根、史美棠为副主任,20人当选为委员。选举王勇为市人民政府市长,胡谟敦、柴利能、伊敏芳、叶双猛、毛学畅、龚建长为副市长,崔盛钢为市人民法院院长,毛江舟为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5月28日,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三次会议,会议决定接受胡谟敦辞去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职务的请求。
    12月17日,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七次会议,决定任命谢济建为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1999年


    2月2日,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九次会议,任命徐明夫为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会议还作出《关于接受王勇同志请求辞去慈溪市人民政府市长职务的决定》和《关于徐明夫副市长代理慈溪市人民政府市长职务的决定》。
    3月17~20日,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出席代表316名。会议听取和审查市人民政府等六个工作报告,并通过相应决议。补选徐明夫为慈溪市人民政府市长,增选2名出席宁波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4月20~21日,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一会议,传达学习全国第九届人大二次会议精神,会议决定任命杨胜隽为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5月10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部分在慈的各级人民代表座谈会,声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的罪行。
    8月10日,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召开全市人大新闻工作会议。
    10月28日,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五次会议,作出《关于接受崔盛钢同志辞去慈溪市人民法院院长职务的决定》。
    11月14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泽民在宁波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勇陪同下,到慈溪考察企业,并听取依法治市工作情况汇报。
    11月25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依法治市工作研讨会,评出优秀论文28篇。
    12月13日,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六次会议,任命戴龙军为市人民法院副院长,并作出《关于戴龙军代理市人民法院院长职务的决定》。同时作出《关于公民旁听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和市人大常委会会议的决定》。


2000年


    1月5日,在甬全国人大代表及部分省人大代表考察杭州湾大通道候选桥址。7日,视察慈溪市农业“双增”工作。
    1月15~18日,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出席代表307名,会议听取和审查市人民政府等六个工作报告,并通过相应决议。依法选举戴龙军为市人民法院院长,补选市人大常委会委员1名。
    6月6~7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孔祥有带领省人大、宁波市人大《产品质量法》执法检查组到慈溪进行执法检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沈祥家陪同考察与检查。
    7月14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斯大孝到慈溪就《浙江实施〈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办法(草案)》进行立法调研,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鲍金木陪同调研。
    9月28~29日,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二十二次会议,作出《关于接受柴利能辞去慈溪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职务的决定》。
    10月20日,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二十三次会议,作出《关于接受伊敏芳请求辞去慈溪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职务的决定》,决定任命张慧珍为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11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尉健行到慈溪视察农业产业化情况。
    11月16日,慈溪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俞月珍病逝。
    12月29日,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二十五次会议,作出《关于接受谢济建请求辞去慈溪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职务的决定》,任命陈仲朝为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会议还接受史美棠请求辞去慈溪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职务。


2001年


    2月5~8日,召开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出席代表324名,会议听取和审查市人民政府等6个工作报告,通过《关于慈溪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决议》。依法补选胡永先为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主任,戴南璋为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委员4名。
    2月8日,市委召开全市依法治市暨人大工作会议,市委书记王勇、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永先在会上讲了话。
    4月28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泽民到慈溪考察杭州湾交通通道南岸桥址,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永先等陪同考察。
    5月8日,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叶如棠率中外专家来慈溪考察杭州湾交通通道桥址。
    7月27日,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二十九次会议,决定接受叶双猛辞去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职务,任命朱世强为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9月24日,慈溪市部分镇行政区域调整:一、撤销观城镇、师桥镇、鸣鹤镇,以其行政区域合并为观海卫镇;二、撤销周巷镇、杭州湾镇,以其行政区域合并为新的周巷镇;三、撤销浒山镇、宗汉镇、坎墩镇,其行政区域改由慈溪市政府直辖,并在区域内设立浒山、宗汉、坎墩3个街道办事处,作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
    10月19日,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举行三十二次会议,会议作出《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接受徐明夫请求辞去慈溪市人民政府市长职务的决定》,任命洪嘉祥为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代理市长。
    11月1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迟海滨、吴树青等一行到慈溪调研,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永先、副主任沈祥家陪同调研。
    12月3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泽民到慈溪调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永先、在慈溪的全国人大代表成央珍陪同调研。


2002年


    1月22~25日,召开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出席代表335名,会议听取和审查“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和经济计划、财政及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并通过相应决议。会议还依法选举洪嘉祥为市人民政府市长,补选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委员1名,增选出席宁波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名。
    4月1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座谈会,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颁布实施10周年。
    6月14日,市人大办举行药品监管法规知识辅导报告会,原全国人大法工委经济室主任房维廉作辅导报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永先、副主任沈祥家、鲍金木、陈焕根、戴南璋参加报告会。
    7月17日,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三十八次会议,决定接受毛学畅辞去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职务,任命胡立明、李兴达、王程为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10月22日,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四十一次会议,决定接受陈仲朝辞去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职务的请求。
    11月22日,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四十二次会议,决定接受张慧珍、李兴达辞去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职务的请求,并任命潘奇峰、杨慧芳为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决定接受毛江舟辞去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职务的请求,决定任命陈贺评代理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职务。决定增设市人大常委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工作委员会。


2003年


    2月23日,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版权所有 : 慈溪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Copyright 2018 CIXIRD.GOV.CN
主办单位: 慈溪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 0574-63980926 地址 : 慈溪市行政中心
ICP备案 : 浙ICP备18037320号-1 建议使用IE8及以上版本IE浏览器, 1366*768以上分辨率 技术支持: 谷多网络
您是第2120821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