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体系建设情况的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
2021-02-25 阅读: 1093

市人大常委会:

2019年9月26日,慈溪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卫生健康局局长史国建受市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报告》。10月11日,慈溪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60次主任会议通过关于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审议意见,交市政府研究处理。市政府在收到审议意见后,认真进行研究分析,并组织召开了由市委编办、市卫生健康局、市发改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医保局等相关部门参加的专题工作会议,分解目标任务,合力整改落实。同时,在审议意见提交时正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现将审议意见的研究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关于“坚持多措并举,推动医共体纵深发展”方面

一是关于切实加强政策保障问题。市医管委认真履职,召开市医管会全体会议贯彻落实上级精神,总结前阶段工作、对下阶段工作重点进行部署,并审议出台《市级有关部门、镇级政府和村级集体医共体建设权责清单》、《关于建立县域医共体人员统筹使用机制的实施办法》、《慈溪市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实施办法》和《关于加强慈溪市医共体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见》等相关政策性文件,加快促进全市各医疗健康集团成员单位人、财、物全面整合,功能职责整体纳入,形成管理、服务、责任和文化共同体。市编委办在落实法人证书变更、集团编制数核定、专业技术高级岗比例确定的基础上,专门安排616个编外用工指标用于村卫生室提升。市财政、卫生健康部门积极推进购买服务、建立专项补助与付费购买相结合、资金补偿与服务绩效相挂钩的医共体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新机制。市财政按照费随事转的总原则安排医共体建设专项经费,同时对经考核验收完成示范化和规范化村卫生室建设任务的镇(街道),市财政分别给予每家10万元和3万元的补助。市医保部门在建立“总额控制,节余留用、超支分担”机制和差异化医保支付办法基础上,对服务功能提升后基层就诊率提高的村卫生室实行差别化医保支付政策,切实满足群众看病就医需求。

二是关于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问题。以“做强总院、提升分院”为思路,促进市域医疗资源均衡发展。做强总院,提升医院综合能力,特别是提升市三院、市龙山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和带动基层能力。在制定医共体保障政策的基础上,督促牵头医院落实各项制度,加强医院精细化管理,深入推进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提高医院运行效率和效益,健全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同时,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到2022年实现医共体牵头医院达到三级医院标准或服务水准”要求,加快推进市人民医院和市三院扩建工程,力争2020年开工建设龙山医院二期工程,推进市中医医院扩建工程前期工作。另外,四个集团总院抓住长三角健康一体化契机,积极承接和争取沪杭甬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合作,2019年我市17家医疗卫生单位与39家沪杭甬医院80个科室开展医疗合作。提升分院,推进标准化建设。已制定《慈溪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2019-2022年)》,到2022年,所有医疗健康集团分院(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省定标准化建设基本标准,分步推进各分院的改造提升,力争通过三年努力使各分院在医疗硬件和内涵建设上有全面提升。继续加强医疗急救服务体系建设,发挥急救系统在医共体建设中的特有作用,参与医疗健康集团胸痛、房颤、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危重新生儿等救治中心建设,基本实现院前医疗急救平均反应时间主城区在10分钟内、乡镇在20分钟内。积极引进和支持多种形式的社会资本和医疗资源进入医疗市场,新希望集团旗下上海万众医疗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举办慈溪市蓝十字脑科医院,省卫健委已现场验收同意设置;慈溪协爱中医医院、慈溪宝春堂中医医院均已开业运行;鼓励民营医疗机构提供安宁疗护、长期护理、医养结合等紧缺服务,老年护理院正在积极选址。落实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奖补政策,2019年对符合补助条件的慈林医院、慈溪协和医院、慈溪华阳口腔医院等民营医院卫技人员社保费用合计补助624.56万元,提升民营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在已出台的《慈溪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改革实施方案》和《慈溪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改革实施办法》基础上,市卫健、财政联合下发《关于加强慈溪市医共体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见》,规范医共体财务管理。同时,对医共体包括全市公立医院的财政补助办法正在积极调研之中,预计在2020年4月底前调整到位,到时对公立医院的补助标准和市、镇财政补助体制问题将作进一步明确。市财政于2019年开始每年安排专项资金300万元,专款用于全市医共体基本设施设备配备及专家下沉劳务费用等补助。同时,安排专项资金用以建设基层医疗机构补偿机制改革绩效考核信息化系统,及时获取基层有效信息数据,实现基层绩效数据实时监管。加快推进智慧医疗建设,全面实施智能化挂号、支付、导诊、诊疗报告查询等业务应用,“刷脸”就诊、“刷脸”支付实现“全覆盖”,号源、影像、检验、检查、医嘱、住院病历等信息实现共享。集团总院与分院建立双向转诊信息化平台,实现基层上转总院住院、预约检查一站式、利用物联网推进慢病双向转诊和心电传输、诊断会诊全覆盖。集团各成员单位病房实行大病区管理,相互转床实现信息化管理运行。群众的就医过程更加高效便捷,公开透明。

(二)关于“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高医保基金使用绩效”方面

一是关于加快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问题。依据省、宁波市关于县域医共体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市医保局联合相关部门在宁波市率先制订出台《慈溪市县域医共体基本医疗保险支付办法》,建立“总额控制,节余留用、超支分担”机制和差异化医保支付办法,对医保基金实行总额预算管理,实施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总额控制,促进医保基金的安全运行,提升使用绩效。4家医疗健康集团均设置医保管理中心,落实专门人员和工作场所,落实医保政策的院内执行落实和内部监管、研判分析医保管理形势并提出管理意见、做好与市医保局的对接沟通等,联合医保部门共同落实医疗费用和质量“双控制”。

二是关于平衡医保控费和市级需求间的关系问题。新的医保支付办法,按医共体为单位,门诊实施按人头包干,住院实施DRGs点数法付费。同时,统筹兼顾医保控费与医疗机构实际发展需要,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保障基本原则,以上一年度我市医保基金收支决算结果为基础,综合考虑下一年度基金收入预算、GDP增速、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医疗服务数量、质量、能力等因素,由医保部门会同财政、卫生健康部门,通过一定会商机制,分别确定下一年度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的基金支出增长率、基金支出总额预算。目前,各医疗健康集团正在统计数据,着手准备制订医共体内分配方案。

三是关于提升医保基金使用绩效问题。医保部门将会同有关部门,通过调研、专项督查、定期评估等方式,及时总结推广医保付费管理经验,指导医共体及其他医疗机构落实付费方式改革工作。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列出清单、明确责任、限时整改。卫生健康部门将指导医共体牵头医院优化完善医保绩效考核及分配制度,制定实施分级诊疗目录和双向转诊等相关配套管理办法,加强对其包干的参保人员的就诊费用的核查,依规引导参保人员在基层就诊。同时开展医疗乱象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查处过度治疗、诱导消费、术中加价、虚构病情、雇用医托等医疗欺诈行为及其他违法执业行为。通过处方点评、信息系统安装前置审核程序等途径持续开展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治疗管理。市医保局在落实宁波市三甲医院住院起付线提高到1500元的政策基础上,继续向宁波反映按省要求落实统筹区内外医保待遇差。同时根据省、宁波市下步出台的定点医药机构管理办法,制定我市定点医药机构规划及准入规定,依据执行即将出台的国家医疗保险条例,加大定点医药机构的监管力度,严格定点医药机构准入退出机制。

(三)关于“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不断充实医疗卫生队伍力量”方面

一是关于创新招录机制问题。市卫生健康局充分放权,2020年开始,医疗健康集团卫技人才招录,由医疗健康集团公开自主招聘。针对临床(硕士以上)、儿科、精神医学、医学影像、麻醉、眼科等本科以上紧缺卫技人才招聘,市卫生健康局已组织各医疗健康集团开展了两次公开招聘工作。2019年11月,市卫健局联合各医疗健康集团到温州医科大会全省卫技人才招聘会上进行了自主招聘,推出岗位42名,通过面试直接签约21人。12月又在本地进行公开招聘紧缺卫技类人才,推出岗位67名,已报名150余名,目前正在招聘进行之中。针对中高级职称聘任,统一岗位竞聘,坚持“按岗竞聘、人岗相适、公开公正、竞争择优”原则,采取竞聘上岗方式确定聘任人选。分院有高等级专业技术岗位空缺时,鼓励集团总院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分院岗位竞聘,可适当放宽学历资历等任职条件,竞聘上岗后按规定调整聘用合同,在分院实际工作时间一般不得少于3年或一个聘期。

二是关于合理提高待遇保障问题。市卫生健康局积极主动与市人社局、市财政局会商沟通,联合制定了《慈溪市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实施办法(试行)》。办法对公立医院工资总量的核定做出规定:在当年收支有结余的情况下,公立医院年人均工资增长率一般控制在10%以内。由医院内部自主分配,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进行分配,激励机制与综合医改的要求相结合,建立医生薪酬与主动科学控费的正向关联,严禁向科室和医务人员下达创收指标,医务人员个人不得与药品、耗材、检查检验等业务收入挂钩,着力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同时,完善公立医院收入中可用于工作人员收入分配的资金管理政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所需经费,通过理顺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医保支付方式以及医院加强管理、节约运行和服务成本等渠道解决。

三是关于提升专家下沉带动效应问题。各医疗健康集团总院通过组成技术团队与分院共用基层病房、共建特色专科、共补学科短板等举措,增加专家下沉资源、提升分院综合能力,优化统筹病房、人员等医疗资源配置,缓解基层医疗机构人才缺乏、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发挥分院在基本医疗和卫生健康服务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加专家下沉资源,全市有43名集团总院医务人员每周3天以上在分院排班,所有分院住院床位统一纳入集团(总院)病区管理,其中1家分院新开设了住院病房、1家分院开设联合病房。总院在各分院开设“专家工作室” 8个,建立全-专科联合门诊35个,培育建设慈溪市特色科室12个、宁波市基层特色学科3个,满足周边群众常见病、高发病诊治需求。提升分院综合能力,通过信息化建设,集团内电子病历实现互联互通,分院病房实现总院专科医生即时远程会诊,实时开展诊疗指导,减少转诊病人的重复检查,启动集团总院护理人员常驻分院,推进病房同质化管理。截止去年底,集团分院总门诊人次、手术例数均同比有较大提高。同时总院由于加强医联体和医共体双向转诊,上述指标同比基本持平。医共体建设“强县级更要强县域”的实效初步显现。

(四)关于“强化防治结合,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方面

一是关于提升村卫生室服务功能问题。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出台相关政策和标准,增加相关设备,优化就医环境和服务,全面实施村卫生室服务能力提升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全市308家村卫生室(服务站)三年内将全部建成示范化、规范化、合格化村卫生室,打通基层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截至去年底,全市已建设示范化村卫生室共74家,累计开展检验服务28346人次,口腔保健服务4527人次,眼保健服务2936人次,传统中医药服务18893人次,基层群众可就近、快速获得规范高效的医疗服务。此项工作在2019年全国基层卫生服务创新发展交流会上发言,在宁波市改革先锋专栏刊出,被列为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针对村卫生室权责不清问题,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完善运行体制机制。原则上一个行政村设置一所卫生室,镇卫生院所在村可不设村卫生室,按照自愿、平等、稳定、有利的原则,做好村卫生室撤并整合。采取“公建民营、政府补助”的方式实施镇村一体化管理,村民委员会可以委托医疗健康集团分院(镇卫生院)延伸设点举办村卫生室,实行人、财、物完全一体化管理,并纳入医共体管理。同时,制定《市级有关部门、镇级政府和村级集体医共体建设权责清单》,探索建立经济发达地区集体办村卫生室服务功能提升的慈溪模式。同时,卫健部门将联合相关部门、镇(街道)加强对村卫生室督导监管,规范用药目录,严厉查处私自进药和盗刷医保卡等行为。

二是关于提供更为全面的健康服务问题。以提质增效为原则,扎实做好包括居民健康档案管理、预防接种、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患者健康管理、精神病患者健康管理等在内的十二大类53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一步完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到2019年12月底,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132.76万人,建档率达88.39%。全市共登记管理高血压16.74万例,规范管理率65.71%,血压控制率63.20%;登记管理糖尿病4.83万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66.01%,血糖控制率63.34%。全市登记高血压高危人群22289人,登记率1.48%,登记糖尿病高危人群21915人,登记率1.46%。全市在册登记六大类精神病患者7085例,规范管理率达99.27%。在2019年完成36.91万参合群众健康体检基础上,2020年将提高参合群众体检标准,具体参照宁波城区参保居民体检标准。对全市4.25万45-54周岁参保妇女进行免费两癌检查,开展上消化道癌症机会性筛查,组建全市肺部肿瘤预防与诊疗一体化中心(ILCC),切实提高我市肿瘤疾病早发现早治疗能力。以质量为核心,抓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进一步完善“1+1+1+X”签约服务团队建设,4个医共体牵头医院128名专家参与267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宣传月(世界家庭医生日)活动,开展优秀家庭医生和家庭医生团队评选,19名家庭医生获得省、宁波市两级优秀家庭医生称号,4个团队获省、宁波市优秀家庭医生团队称号3人获得宁波市五星级家庭医生荣誉称号。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智慧平台建设,通过平台进行档案托管交换、后续签约服务管理等,提高签约服务质量,提高居民获得感和满意度。2019年,全市基层医疗机构签约实施率100%,临床医生签约参与率97%,全市签约居民在签率39.66%,重点人群在签率83.15%,到期续签率70.97%,除孕产妇外的其他九类重点人群在签率均在65%以上,签约重点人群档案累计开放率99.34%。继续推进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签约服务,试点推进康养驿站建设,促进优质医疗服务资源延伸至机构、社区和老年人家庭,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

三是关于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意识问题。制定关于推进健康慈溪行动的实施方案》,有效应对影响慈溪居民的突出健康问题。集团优质医疗资源和医务人员到基层参与慢病和多发病防治,探索构筑区域化、整合型的医防协同新模式。医防平台一体化。针对慈溪发病率较高的肺部疾病,成立全省首个市域肺功能智能化远程诊断中心,建设覆盖全市的智能化远程呼吸慢病健康管理平台,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社区首诊、上下转诊、双向转诊、康复回社区的分诊模式,实现患者足不出镇便可享受专业诊疗服务和健康管理。慢病防治一体化。精选集团各类医务人员769名组成256支村医指导员队伍,为308家村卫生室的村医进行一对一的技术指导、业务培训、质控管理、健康教育等服务。对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骨质疏松和慢性前列腺疾病等6种慢性病用药在全市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实现同化学名、同剂型、同产地、同规格的全匹配,直接受益慢性病患者达到69.63万人次。公共卫生一体化。各集团分管公共卫生副院长同时分管医疗业务工作,促进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资源统筹配置,实行集团总院、分院、村卫生室公共卫生一体化、同质化管理。落实“两员一中心一团队”工作机制,各集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已初步建立“共同管理、分级指导、协同服务、责任同担、效益共享”的公共卫生融入医共体建设发展模式,有效提升了医防协同能力。全面推进健康慈溪建设,制定出台了《慈溪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5年)》,拓展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形式和内涵,分类建设健康细胞,推进健康家庭建设,培育居民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能力,不断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截止2019年底,全市已实现镇级健康主题公园、健康步道、健康小屋全覆盖;开展健康村(社区)建设78个,每个健康村均实现村级健康支持性环境1种及以上,建成135个村级健康角;开展健康素养“四进”(进村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活动,落实百场健康讲座进基层活动,共开展讲座952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2018年的25%提升到2019年的29.11%。

此外,我们也及时针对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涉及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存在的短板作了全面分析,下步将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努力:一是健全医疗救治体系。依托一家综合性医院建好集规范化发热门诊、肠道门诊、留观病房、负压病房、负压重症病房、负压手术室于一体的传染病诊治中心(或传染病医院)。二是完善疾病防控体系。加强市疾控中心建设,配强镇街道疾控队伍。完善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加大基层全科医师配备力度。提高公共卫生应急能力。

版权所有 : 慈溪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Copyright 2018 CIXIRD.GOV.CN
主办单位: 慈溪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 0574-63980926 地址 : 慈溪市行政中心
ICP备案 : 浙ICP备18037320号-1 建议使用IE8及以上版本IE浏览器, 1366*768以上分辨率 技术支持: 谷多网络
您是第1368174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