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8年度我市城乡规划实施情况的报告
2019-05-29 阅读: 851

2019年3月28日在慈溪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上

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局长 毛群谊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现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2018年度城乡规划实施情况,请予审议。

一、2018年度城乡规划实施情况回顾

2018年,我市城乡规划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秉持新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以建设创新活力之城美丽幸福慈溪为目标,强化规划前瞻引领,优化城乡规划格局,提升城乡宜居品质,推进规划服务保障,维护规划刚性权威,城乡规划工作不断推进,为打造长三角区域性中心城市奠定了坚实的规划基础。

一年来,规划亮点不断凸显:

一是“国字号”招牌又添两块。鸣鹤古镇和方家河头村分别获得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和名村称号,我市成为宁波市唯一成功申报一镇一村的县市。

二是城市夜景更加靓丽。在文化商务区、明月湖板块、新城河板块、新潮塘板块等城市重大功能性板块用地、规划设计中落实了夜景照明等要求。夜晚,各类灯光交相呼应,展示青瓷等各类慈溪本土文化元素的魅力,以点连面,形成了靓丽的夜景景观。

三是办事群众获得感切实增强。25个行政权力事项全部实现“最多跑一次”,其中9个测绘事项实现“零跑次”,跑零次事项占比36%。25个事项的平均承诺时限缩短至3.56个工作日,承诺提前率达80.44%,办事群众好评不断。

所有这些,提振了城乡规划工作的信心。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主要抓好了以下五个方面:

(一)以前瞻规划引领城乡发展

深化前瞻性规划研究。围绕打造长三角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着眼投身杭州湾经济区、深度接轨上海、深层次融入长三角等重大课题,启动城市发展战略研究,探究城市长远发展目标、湾区经济建设、产业发展动力、城市空间发展格局与综合交通五方面专题,目前已形成初步成果。

谋划重大板块功能。围绕湾区经济发展和沪嘉甬跨海铁路、甬慈城际铁路意向布局等城市发展战略重点,开展高铁板块前期研究,提出空间规模、功能布局和发展设想。围绕中心城区板块功能优化,开展《中心城区四灶浦两侧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编制完成《新城河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支撑城市建设。

高站位持续推进市域总体规划修编和“多规融合”。着眼新形势、新发展,推进市域总规修编及“多规融合”编制工作,推进形成以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功能区划“三规合一”为核心,其他规划相融合的空间规划体系。目前,上述规划成果已基本形成。

统筹城乡发展。着眼实现乡村建设发展有目标、重要建设项目有安排、生态环境有管控、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有保护、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有措施的乡村新面貌,开展市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及村庄设计工作,推进小家电智造小镇、天元古家具小镇等特色小镇编制,助力乡村振兴。

(二)以超前理念推进品质提升

提高城市承载力。聚焦发展短板,直面各类城市病隐患,编制专项规划。完成《中心城区海绵城市规划》编制及《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中心城区公共停车场布局规划》等空间利用规划修编,提高城市空间资源利用效益和综合承载力。

推进城市“双修”。开展“双修”试点,对湾底区块、上剑山区块、轻纺村等城中村进行梳理改造,对城中厂试行转型升级、功能置换、保留改造等“微改造”。结合“棚户区”、“城中村”等试点经验,开展中心城区城市双修规划编制,推进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中心城区城市双修规划》现已通过技术会审。

提升城市“颜值”。加强规划设计源头管控,按照“山水入城、青青慈溪”新水乡风貌要求,修订完善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增加建筑物屋顶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新要求,在城市新建项目、“微更新”项目管理中落实建筑风貌、夜景照明、裙房屋顶绿化等方面的规划管控,细心描临高颜值城市画卷。中心城区已基本实现高层建筑、重点区块以及重要路段夜景亮化及商业裙房屋顶绿化要求全覆盖。

(三)以文脉传承彰显城市底蕴

强化历史建筑保护。开展第一批历史建筑21个资源点保护图则编制和第二批历史建筑推荐名单的申报工作,编制完成《第一批历史建筑保护图则》。2018年年底,对21幢历史建筑全部实现挂牌。

推进“三名”保护。建立以鸣鹤古镇杜洲书院为基地的“三名”保护工作站,以相关保护项目为重点,促进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保存城市文化记忆。依托专业技术单位,挖掘资源,推动历史文化遗产的合理活化利用,打造名镇名村、历史街巷旅游品牌,展示文化内涵和底蕴。深化“三名”保护规划编制,编制完成龙山镇龙山所村、掌起镇洪魏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上述规划已按法定程序报宁波市政府审批。

加大保障力度。2018年,我市10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项目获得宁波市级补助资金177.07万元。至2018年底,我市累计30个项目获得宁波“三名”保护专项资金补助,累计资金达813.03万元。完成鸣鹤古镇药王殿、龙山镇继勤堂等9处历史建筑的修缮工作。

(四)以优质服务保障城乡发展

继续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在事项、范围上进一步拓展,实现“最多跑一次”事项全覆盖。同时,减少审批环节,缩短事项承诺时限,推行容缺受理,实行“联合公示”,审批速度大幅提高。

推进项目审核精准规范。深化项目选址、工程建设等研究,优化方案设计,强化规划服务保障。全年核发“一书两证”895件,其中,建设项目选址审批121件,许可规模213.5万平方米;建设用地(含临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196件,许可规模418.4万平方米;建设工程类规划许可578件,许可规模698.9万平方米。全年办理竣工规划核实216件,核实规模358.1万平方米。

全力推进重要项目建设。坚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提前介入重要民生建设项目,根据规划及相关规范,启动方案设计预审及对接工作,做好服务民生事项“首公里”,保障人民医院扩建工程、城南九年一贯制学校等民生项目的建设。坚持问题导向,完善规划服务,开展企业大走访、问题大调研、困难大解决、项目大推进活动,深入宁波韩电电器有限公司、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全面排摸分析企业发展瓶颈,收集问题89个。建立问题反馈机制,以共性问题为导向,研究应对举措,制定专项帮扶政策,破解共性难题。针对规划选址、许可审批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建立“一对一”帮扶计划,保障企业发展。

(五)以法治建设维护规划刚性

坚持程序法定。坚持规划批前公示、批后公布、公开查阅和听证,落实规划意见征求、社会公示、规委会审议、人大审议、政府批复等程序,确保程序合法合规。全年公开公示规划编制、规划许可等各类政府信息986条,办理规划档案查询293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26件,民生e点通、81890平台咨询14件,保障公众知情权与参与权。

推进刚性执行加强批后监管,根据项目不同类别,实行差异化管理,突出重要节点检查,强化全过程监管。加强遥感督察核实工作,全面核实第七期、第八期涉及我市图斑168处,依照规定做好48处疑似违法图斑的后续处理工作。依法做好已批临时建筑调查处置工作,制定《慈溪市临时建筑规划审批管理规定》,推进临时建筑常态化监管。

营造法治氛围。结合浙江法治宣传月、规划法宣传日等活动,利用网站、微博、电台、城区主要道路灯箱广告等平台,宣传规划法律法规以及规划成果。在市民广场、城展馆、社区等地通过展板宣传、现场解说、发放资料等方式进行宣传,加深群众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与掌握,为规划的实施和执法监督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对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对照提升城市能级的要求,对照建设宜居城市的要求,城乡规划工作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困难。一是空间资源紧缺,优化配置难度大。现状城镇建设规模较大,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率低,增量发展空间不足,资源日益紧缺。二是制度性障碍突出。规划依据设定与实际建设需求存在冲突,无法满足群众、企业等建设需求。如城乡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之外,企业建设需求依然较大,但审批缺乏合法依据。又如《宁波市城市绿化条例》对项目建设限制较大,可操作性不强。三是规划约束力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项目选址随意,影响了城市整体品质的提升。对此,我们将直面问题、靶向聚焦,以更精准的措施、更扎实的行动,认真加以解决和改进。

二、2019年城乡规划实施工作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推进“十三五”规划实施、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旧岁已展千重锦,新年再进百尺杆。2019年城乡规划实施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等会议精神,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聚焦自然资源和规划领域重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切实肩负起新时代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新使命,为慈溪纵深推进“六争攻坚、三年攀高”作出应有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一)着力加强规划统筹引领,谋划城市未来

强化规划前瞻引领。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前湾新区建设等发展新机遇,统筹划定“三条红线”(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市开发边界线),确保“四个统一”(统一建立空间规划体系、统一划分功能分区、统一完善规划管控体系、统一实施空间用途管控)。抓紧“2049城市发展战略”研究,结合城市重大机遇与发展前景,深化高铁板块规划建设研究,谋划三塘横江和四灶浦江“拥江经济带”发展,同时,积极为前湾新区建设做好参谋。开展国土空间布局规划前期工作,研究确定市域和中心城市定位、城乡建设用地和人口规模,优化我市规划结构和城镇体系,加快推进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

统筹城乡区域联动。结合市域国土空间布局规划编制进度,加快推动各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前期工作,研究确定城镇建设用地控制线,优化城镇空间格局,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推进城乡区域联动发展。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研究农村存量建设用地盘活路径和对策,推进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实施,深化村庄设计试点,持续推进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等保护,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二)着力推进城市格局优化,提升城市能级

优化城市空间格局。坚定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优化市域空间结构,开展慈溪城市与杭州湾新区空间协同发展研究,优化配置空间资源和公共服务设施,推进整体协调发展。紧扣城市发展战略提出中心城区发展方向,结合前湾新区、环杭州湾创新中心等区块,启动中心城区重要区块控规评估和修改工作,深化完善重点区块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

打造高能级城市集聚平台。积极对接前湾新区规划建设,提升我市平台发展能级。围绕实体经济振兴战略和湾区经济先行先试的总体安排,深化提升“五个大平台”和“五个专业园”的集聚辐射功能。紧扣湾区经济发展、城市新核心区建设和创新高地建设目标,做好环杭州湾创新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大平台的能级提升,合理配置优势资源,有效整合空间结构,为提升现有存量,培育新的动能,引进大好高项目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三)着力补齐基础短板,提升城市品质

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根据沪嘉甬跨海铁路线位及站点确定状况和综合交通规划,依托高铁站点的设置,甬慈城际铁路轨道线网的走向,打造市域综合交通枢纽,合理组织由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城市“口”字高架快速交通干道、城乡快速交通干道组成的市域快速交通网络体系。深化综合交通规划,构建快速互通的市域基础交通网络,并在市域总体规划中明确落实。

全面提升城市宜居度。加强规划条件、用地、建筑精细化管理,强化空间利用、绿化、亮化等新要求,进一步推进城市“夜景、绿景、水景”建设。强化学校、医院、城市综合体、大型房地产项目等重大公共建筑、住宅小区以及景观河道、对外交通、综合管线等重大基础设施的规划管控,完善城市功能。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修复,实现“安居、宜居、美居”目标。

(四)着力优化服务体系,保障城乡发展

深入开展“三同三服务”活动。做好重大项目建设用地保障,完善多样化土地供应模式,放宽工业用地相关规划控制指标,切实解决企业发展瓶颈难题。保障农民建房用地指标,推进农房确权登记,做好“除险安居”民生工程,切实解决民生实事难题。推进各类专项规划编制,推动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切实解决基层沉疴痼疾难题。

健全便民高效服务体系。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一窗受理”,加强审批事项标准化建设,探索规划许可“无证明”办理,试行建设项目“告知承诺”管理模式,持续推进“联合测绘”“竣测合一”改革,推进审批提质增效。探索试点国土空间规划管理工作向乡镇延伸,推进“驻镇规划师”建设,推进管理体制创新。

(五)着力提升治理新能力,规范城乡建设

建立健全管理支持体系。创新治理理念,顺应城市化进入中后期阶段,城市发展逐步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盘活的趋势,探索从相对粗放的指标管理模式向相对精细的边界管理模式转变,将管控重点逐渐转向“两界三区四线”。加强数据整合,建立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大数据库。积极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自然资源管理以及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实施、监测和评估中的应用,提升国土空间规划现代化管理水平。

深化法治建设。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加强源头管控,重点查处永久基本农田、空间规划等方面破坏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违法违规问题。从严落实“大棚房”问题、规划遥感、卫片执法等整改工作,加大问责力度,全力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加大自然资源和规划领域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多渠道、多方式开展法律法规和国土空间规划成果等的宣传,继续开展送法进基层、进社区、进校区等活动,推动自然资源和规划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版权所有 : 慈溪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Copyright 2018 CIXIRD.GOV.CN
主办单位: 慈溪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 0574-63980926 地址 : 慈溪市行政中心
ICP备案 : 浙ICP备18037320号-1 建议使用IE8及以上版本IE浏览器, 1366*768以上分辨率 技术支持: 谷多网络
您是第1396107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