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涉枪犯罪案件虽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其危害性仍不可小视,且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应予以重视。
一是涉案人员呈现“三高一低”特点。在近三年来市检察院受理移送审查起诉涉枪犯罪案件19件24人中,农村青壮年、外来人员、有前科劣迹的比例较高,涉案人员学历较低。建议加大对枪支等危险物品管理的法治宣传,形成全社会的禁枪意识。
二是涉案枪支多样且极具迷惑性。在19件涉枪犯罪案件中,除了传统仿制枪支外,各种类型的组装枪支、改装枪支和异形枪支占全部涉案枪支数量的76.67%。非制式枪支的大量存在,对查处该类犯罪案件增加了难度。建议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网络营销平台和物流公司的实时监管,从源头上和渠道上杜绝通过网络售卖枪支的可能。
三是不良网络信息助长涉枪犯罪。在严格控枪的大环境下,大部分犯罪嫌疑人通过在网络上寻找枪支设计图纸或者枪支制造所需的数据自行刻制模具生产加工枪支配件。建议净化网络空间,清除、屏蔽枪支制造、组装等不良信息,大力打击网络“翻墙”行为,防止境外网站涉枪等有害信息流入国内。
(市检察院 姚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