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府贯彻落实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决议情况的审议意见
2009-11-06 阅读: 1251

 

 

 

            (2009年10月10日慈溪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37次主任会议通过)

  慈溪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决议情况的报告》。审议中,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自《决议》作出以来,市政府认真编制《慈溪市生态环境治理保护五年规划(2007-2011)》,每年制定实施方案,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采取了一系列工作措施,积极推进《决议》的贯彻落实,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同时指出,当前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的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政策体系不够配套,重点治污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有待科学推进,水生态环境亟需改善,局部环境污染还比较严重。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决议》,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持之以恒,扎实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一是依法抓好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市政府要加紧对饮用水源保护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就部门之间、部门和当地政府之间如何加强联动及饮用水突发事件保障问题,制定措施。加大对饮用水源地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抓好市人大常委会〔2009〕5号审议意见书中提出的横河香格里杨梅观光园和上林湖上滩头无证无照餐饮等问题的处理落实工作。二是加强对污水管网铺设、污水纳管的监管。加强工程监理,防止发生管网沉降脱节现象。强化镇、街道工作职责,督促各地加快污水管网铺设。明确排污纳管管理的职能部门及其职责,加强对企业等用户纳管的技术指导和监管。在总结分析市域污水治理一期工程前阶段工作的基础上,优化工程建设和运作模式,推算下步工程运行状况,制定实施污水纳管政策和运行管理体制,使工程发挥较好效益。三是有序推进城河治理。强化城河治理机构职权,加强部门联动,提高职能部门执法效能。加强水系循环和生态修复,运用外引水推进城区水体流动,提高城河自净能力。完善城区污水管网,提高中心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从源头上控制污水排放。注重城河治理的后续管理,加强对已治理河道的日常监管和维护。

  二、综合治理,不断优化生态环境。一是切实加强污染治理。在考虑当地产业结构和居民生产生活的基础上,督促各地统筹处理好小印花行业的取缔工作。有序推进废塑料行业及轴承行业污染治理。加大对漂印染、电镀行业的监管力度,加快漂印染园区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建设。二是大力发展生态循环经济。以绿色农产品作为农业产业发展方向,大力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生产,发展生态农业。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为导向,积极推进现有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发展低消耗、低污染、高科技、循环型的生态工业。三是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各镇、街道在粪尿处理中心建设的基础上,推进公厕新建、改建和户厕改造工作,防止对河道水体的污染。连片推进镇村生态河道建设,发挥治理工程整体效益。加大对无证废旧物品回收点的处理力度。开展对城区住宅小区无证无照餐饮业的查处工作。规范建筑垃圾集中处理。

  三、严格执法,确保全市生态安全。一是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相关制度。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环境污染行政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执行环保提前介入和“一票否决”制度,各类建设项目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杜绝引进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项目,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进一步实施排污总量审批和排污许可证制度。二是加强资源环境执法。加大执法力度,增强执法刚性,提高执法权威。对新发现的资源环境违法问题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严重污染环境的,要敢于和善于运用行政执法强制措施,对屡禁不止的违法行为要从严处罚。坚持开展多种形式的环保执法专项行动,加强检查、督查和巡查,及时发现违法违规问题。通过公开公正执法,统一执法口径和尺度,增强执法的公信力。认真办理人民群众涉及资源环境的信访和举报,切实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保护好群众积极性,巩固好执法工作的群众基础。进一步加强水政执法工作,加强基层水政监察队伍建设,探索基层自治和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切实制止违法占用水域行为。市政府要组织公安、国土资源等部门并会同法院、检察院研究具体措施,加大对乱采滥挖盗用矿山资源的处理力度。三是加强环保队伍建设。要保证正常的执法经费,充实基层环保执法力量,加强对镇、街道环保监察中队的业务培训和指导,提高基层环保人员的综合素质。

  四、齐抓共管,营造浓厚生态氛围。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和工作考核。加强对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的组织领导,落实镇、街道工作责任,增加考核权重,使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工作成为评价各镇、街道、各部门和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市生态办要发挥参谋、牵头、协调作用,各有关单位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市环保部门要加强对生态创建单位的业务指导,全面开展基层生态、绿色系列创建活动。二是优化并落实好政策。制定好推进生态建设的政策支持体系,注重政策的配套措施尤其是资金的到位,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发挥政策激励作用,保证政策能真正落到实处。研究制定生态补偿机制,推动环境保护工作以行政手段为主向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行政手段的转变。三是加强宣传教育,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广泛深入地宣传可持续发展理念,增强全民的生态环保意识。加强政府与群众间的信息交流,鼓励市民积极举报违法违规行为。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充分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重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作用,及时报道和表扬先进典型,对一些社会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要通过新闻媒体加以曝光。

  以上审议意见,请市政府研究处理。处理情况在征求市人大城建环保工委意见后,于12月18日前向市人大常委会提出书面报告。

版权所有 : 慈溪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Copyright 2018 CIXIRD.GOV.CN
主办单位: 慈溪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 0574-63980926 地址 : 慈溪市行政中心
ICP备案 : 浙ICP备18037320号-1 建议使用IE8及以上版本IE浏览器, 1366*768以上分辨率 技术支持: 谷多网络
您是第1866575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