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7日慈溪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58次主任会议通过)
慈溪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决议情况的报告》。审议中,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市政府重视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工作,积极采取措施,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同时指出,当前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工作与决议提出的目标和要求还有差距,为此,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以法律法规为准绳,切实抓好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市政府及各地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依法加强对饮用水源的保护。一切开发和建设规划要以饮用水源保护为前提,切忌以开发、发展旅游为名不顾饮用水源保护,随意开发项目。对一些擅自建设的项目,要依法予以处置并追究相关责任。加强对我市饮用水库的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偷排、漏排污水等影响水库水质的行为并依法从严处理。当前要着重处理好位于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上林湖上滩头无证无照餐饮和横河香格里杨梅观光园餐饮住宿等问题。
二、以重点项目建设为龙头,持续推进水环境整治。扎实推进市域污水治理一期工程建设。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监管和验收,建立健全市域污水治理运营管理的工作体系,明确运营管理模式。进一步加强对镇(街道)接管、纳管工作的督促和指导,明确纳管政策,分年度稳步推进纳管工作。加强排水监管,对擅自接管和超标排水的单位予以查处,对不主动配合纳管的单位加以整治。稳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要结合各村实际,继续完善城乡污水治理规划,明确治理方式。加强建设管理,掌握地下处理设施的布局和管网走向,制定工程后续管理措施,落实养护责任,确保治理项目正常有效运作。有序推进城河治理。加强城河治理机构职权,强化部门联动。加快大塘江入口整治工程和漾山路江工程建设,运用境外引水加快推进城区河道水体流动。加强城区污染源整治,推进横河相士地轴承行业含油废水处理设备安装和收集系统建设,完善城区污水管网。加快曹娥江引水配套工程建设。加强对引水工程通水后的运行管理研究,加快郑徐水库等沿海水库建设,以发挥引水工程最大效益。
三、以产业结构优化为方向,稳步推进节能减排。强化目标考核体系建设,落实节能降耗工作责任。推进清洁生产和绿色企业创建活动,发展循环经济。建立淘汰落后产业的长效机制,加强审核管理,把牢新项目的信贷、土地、能评、环评及生产许可审查关,提高项目准入门槛。加强要素调控,提高落后产业企业(项目)的经营成本。加强污染治理,推进污染减排,继续开展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污染整治,巩固废塑料行业整治成果。
四、以“森林慈溪”建设为抓手,全面改善生态环境。开展城乡绿化和植树造林,提高全市森林覆盖率、城区绿化覆盖率和城镇人均公绿面积。以消除隐患和美化视觉为目标,开展废弃矿山综合治理。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开展公厕、户厕改造和村庄家庭作坊式企业整治,推进镇村生态河道和民生水利工程建设。以绿色农产品为农业产业发展方向,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生产,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发展生态农业。
五、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营造浓厚生态氛围。加强对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的组织领导,增加考核权重,落实工作责任,提高各职能部门协同配合能力。树立生态优先理念,协调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健全生态建设的各项政策支持和保障体系,研究出台生态补偿机制。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环境污染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加强环境监察执法。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推进排污总量审批和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实行。加强基层水政监察队伍建设,探索基层自治和联合执法工作机制。重视舆论监督,积极发挥环保自治组织作用,加强政府与市民之间的信息交流,调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全民生态环保意识。
以上审议意见,请市政府研究处理。处理情况于2011年3月15日前向市人大常委会提出书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