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9日慈溪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14次主任会议通过)
2012年10月31日,慈溪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交通运输局局长许裕龙受市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报告》。审议中,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近年来市政府坚持“优化网络、提升功能、支撑发展、服务民生”的交通发展理念,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我市道路交通面貌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同时指出,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在规划建设和使用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为此,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推进道路改造建设,完善交通路网结构。要进一步强化规划引领作用,以科学的规划指导交通建设。加强市域骨干公路建设,重点研究和推进贯穿全市东西走向快速路的规划建设,加快长邱线、观附公路、余慈大道等公路的建设步伐,完善城市快速环线的规划研究。完善中心城区路网体系,加快实施北三环东延、景观大道南延、青少年宫北路北延等城区主干道路建设,推进瓶颈路段、拥堵路段的优化改造,考虑适度拆迁,打通部分“断头”支路,或开辟新的次干道和城市支路,提高路网密度。推动镇、村道路建设,加大对镇、村实施道路建设和改造的资金补助力度,不断加强城郊结合部村庄道路和对外交通的衔接。
二、完善交通配套设施,优化群众出行环境。要努力解决中心城区停车难问题,增强停车场选址、建设数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加大停车场建设力度,提高停车位配建标准,完善临时停车位设置,加强二环线以内停车场(位)的改造和增设,积极探索时段性开放学校、医院、机关等单位停车场。进一步完善交通安全配套设施,合理设置道路交通信号灯、标志标线、隔离设施、防护栏、行人安全岛等,严格控制道口开设;提高农村桥梁、河岸、山路的设计建设标准,定期排查和维修加固。切实强化交通组织管理,根据不同时段、不同路段车流量的特点,合理有序地规划信号灯、单行线、左转弯和主次干道停车位施划等;建立和完善道路交通视频监控、交通动态信息发布、交通流量监测和诱导系统。
三、加快公共交通发展,提高交通运行效率。要加强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分析城区各区块不同时段群众的出行需求和大型新建项目带来的人流、物流集中情况,科学规划实施公交首末站和枢纽站的配套建设工作;加快客运南站迁建、客运中心站新建和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相配套的保养站、停车场等场站的新建和改造,逐步提高城区港湾式候车亭的比例。优化公共交通运营结构,稳步增加线路,延长营运里程,扩大站点覆盖面,优化线路结构和运力配置,重点考虑公交线路和停靠站点向新建城市功能区延伸,加密和完善老城区公交线路。强化公交运行管理,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生产制度,落实应急救护装置;整合人员、车辆资源,优化公交运营调度机制;建立出租车行业长效管理机制,强化考核和教育管理,规范驾驶员服务行为。
四、建立健全体制机制,规范设施建设管理。要切实强化部门工作合力,坚持新建、改建道路方案会审制度,加强市级部门间协调合作,确保与道路建设相配套的工程能够“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使用”;科学规划地下管线,统筹管线设置,严格控制道路随意开挖现象;强化工程监管,严把工程质量关口。严格治理超载、超重、超限车辆,加大对机动车乱停放和夜间车辆违章的查处力度。强化道路设施养护,加大对主干道路、重点路段和桥梁的巡查力度;完善道路养护工作机制,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养护标准;建立健全公路、桥梁安全应急抢修机制,简化审批程序,加快抢修进度,必要时编制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方案;加强路政和道路养护队伍建设,提高执法能力。
以上审议意见,请市政府认真研究处理。研究处理情况在征求市人大城建环保工委意见后,于2013年2月15日前向市人大常委会提出书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