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0日慈溪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65次主任会议通过)
2015年3月27日,慈溪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教育局局长张志锋受市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我市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情况的报告》。审议中,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我市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同时指出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观念认同度、政策保障度、参与融合度、内涵发展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为此,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统筹协调,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环境。一要加大统筹力度。继续把职业教育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之中加以谋划,更加突出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着手开展教育“十三五”规划编制。完善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统筹职业教育和产业发展、社会需求之间的有效对接,促进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共同发展。二要加强投入保障。进一步健全与办学规模、培养要求相适应的财政保障机制,认真落实职业学校生均公用、师训、实训、课程改革、校企合作等经费。当前要重点扶持慈溪技师学院建设,有效解决学院基础设施、实训设备、师资力量等方面的问题。妥善解决职业学校教师编制,完善企业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的政策措施。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三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结合我市实际,抓紧完善并实施校企合作促进办法,鼓励行业企业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动、教学与生产有机衔接的实习实训基地网络,着力打造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推动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相互对接。四要营造良好氛围。大力宣传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先进事迹、重要贡献,树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风尚,营造“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良好氛围。
二、聚焦主攻方向,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要夯实职业教育基础。高起点布局全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水平,努力为职教学生提供多种发展选择,培养适应生产服务一线需要的技能型劳动者。二要搭建职业教育“立交桥”。进一步完善中高职衔接融通体系,打通“3+2”五年一贯制、本专科直通车等中高职融通渠道,及早建成慈溪技师学院。三要增强社会培训实效。充分发挥职业学校的设备和师资优势,建立有利于全体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培训的灵活学习制度,面向社会各类群体,广泛开展职业培训。加快职业教育与人才资源市场的开放衔接,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切实为受教育者在职场与校园中的流动提供便利,有效提高办学效益和社会服务贡献度。
三、抓住核心任务,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一要坚持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育的全过程各方面,注重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注重在实践中培养既善于动脑又善于动手的职业人才。二要创新培养模式。全面深化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改革,立足于加强专业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重点推动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之间的相互对接。加大实习实训比重,强化实习实训环节的评价和制度建设,提高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三要改进评价制度。把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劳动价值创造能力作为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核心指标,建立以培养质量和服务贡献为导向的绩效考核体系,发挥行业协会与用人单位的作用,扩大质量评价体系的社会开放度。
四、创新管理体制,增强职业学校办学活力。一要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把更多精力放在规划、统筹、服务和基本保障上,研究激发学校积极性的体制机制,支持职业学校改革创新,增强学校办学活力。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校长负责制,适当扩大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正视绩效工资已成为教师实际工资的现实,探索建立学校奖励分配机制,调动学校和教师两个积极性。二要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完善学校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学校内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建立学校、行业、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学校管理组织,推动职业学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自主办学。三要提升职业教育队伍素质。大力加强职业教育领军人物培养工作,完善名师工作室制度,培养一批教育教学名师和高水平专业带头人,促进职业学校教师资源优化和专业成长。简化相关手续,开通特殊人才和紧缺专业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
以上审议意见,请市政府认真研究处理。研究处理情况在征求市人大教科文卫工委意见后,于2015年7月15日前向市人大常委会提出书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