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大气污染防治相关法律法规执法检查情况的审议意见
2016-11-21 阅读: 1768

20161018日慈溪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97次主任会议通过)

 

   2016920日,慈溪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施森章所作的《关于大气污染防治相关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检查报告》。审议中,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近年来,市政府积极贯彻实施大气污染防治“一法两条例”,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实施细则,落实年度计划,明确工作责任,强化重点治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同时指出,当前我市的大气环境污染防治还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大气污染物较为复杂且来源广泛,重点领域防治压力较大,大气污染防治投入仍显不足,执法监管能力有待提升,全社会共同参与大气污染防治的氛围还不够浓厚等。为此,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立足长远,着眼当前,把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作为提升发展质量、改善民生福祉的战略任务来抓。市政府及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不断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主动性。全面确立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为核心的目标体系,把大气污染防治的成效与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联系起来,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注重统筹协调,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大气环境质量约束倒逼机制,全面落实监管责任和各项防治措施,通过积极有效的工作,努力促进我市大气环境质量稳步改善。

  二、统筹谋划,综合施策,切实加强重点领域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加快推进产业和能源结构调整。科学制定产业项目准入标准,严格控制新上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提升产业层次。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推广节能减排新技术。严控燃煤消费总量,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引导控制石油用量,着力优化用电布局。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太阳能热利用、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展以涉气行业为重点的行业整治,督促企业完善废气处理设施,确保正常运作,坚决取缔无证无照污染企业。切实巩固废塑料等行业整治成果,防治反弹回潮。充分发挥再生废塑料基地作用,规范现有企业生产经营行为。注重对企业的指导服务,探索第三方专业机构监督、指导、服务企业做好工业“三废”治理。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严把新车准入关和外地车转入审核关,完善机动车环保检测与车辆安全技术检验工作流程,加强工作衔接和信息互通。深化黄标车排查,加大对超载超限车辆、外地黄标车的打击力度。将农用机械、建筑施工机械的尾气排放纳入监管范围,对使用年限较长的机械设备要按规定及时淘汰。强化烟尘治理。扎实做好建筑施工装潢、矿山开发、石料加工、混凝土生产等扬尘治理工作,督促企业按要求控制扬尘。严格货运机动车装载管理,杜绝沿路“滴漏撒”。规范小餐饮管理,划定营运区域,制定准入标准,简化审批程序,使其真正纳入管理轨道。严管严控烧烤经营行为,坚决取缔流动烧烤等摊贩。加强对秸秆、工业建筑等废弃物监管,做到集中处理、集中消纳、分类处置、综合利用多措并举。逐步扩大烟花爆竹禁燃范围,不断加大禁燃力度,建议在城区范围实施春节期间禁燃烟花爆竹。要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减量增效技术,鼓励施有机肥和配方肥,控制农业氨污染。

  三、注重配套,积极引导,努力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政策激励力度。进一步加快推进天然气管网建设,扩大天然气应用范围。不断优化路网结构,提高城区路网密度,加强瓶颈、拥堵路段(路口)改造提升,注重交通标志标线配套设置,切实提高机动车通行能力。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做到城市、城镇、镇村三级互动,形成区域环通顺畅、内外对接紧密的公共交通网。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单位、学校)集中接送上下班(学)。完善公共自行车系统,扩大覆盖范围,提升管理服务水平。配套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政策体系,重视环卫、邮政、物流、公务用车领域优先推广新能源汽车,鼓励私人使用新能源汽车。统筹规划建设区域性加气站、充电桩及油气电“二合一”或“三合一”站,推进公共场地充电桩布点。科学布局垃圾中转站等环卫设施,完善建筑垃圾、工业垃圾消纳场所配套。优化道路清扫方式,加大设备投入,提高道路机械化清扫率和洒水频次。对新能源推广应用、涉气企业废气防治设施改造、工业集聚区块热电联产或集中供热试点、城乡道路扬尘控制机械装备、农村秸秆综合利用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

  四、强化保护,扩展容量,努力提升环境承载力。尽全力保护南部山区既有山体和林木,严格控制毁生态林、发展经济林。优化城区绿化建设布局,高水平规划建设一批城市绿地、城市绿道和城市绿廊,逐步增加城区绿化面积。在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推广应用设施农业的同时,优化农业种植和设施布局,尽可能恢复农业自然生态属性。加强北部围垦区域绿化建设,在一线海塘护塘河南侧建设宽度为200-500米的基干林带,在围垦区内沿河、沿路建设宽度为30-50米的网格式林带。加快中部三塘横江、四灶浦南延(新城河),西部建塘江等重点区域骨干河网建设,全面实施河网清淤清障工程,严管村级三类河道等乱占、乱填埋现象。

  五、明确职责,凝聚合力,优化完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机制。科学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及分行业分区域实施方案。理顺各级各部门工作关系,明确职能交叉、边界不清的工作责任。整合执法力量,强化部门联动,提高执法管理效果。完善环保目标管理考核办法,严格落实环保目标责任制和环境污染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健全环保片区式管理模式,配足配强环保执法管理人员,强化执法管理装备保障。加强日常监管,对不合规、不到位、不落实的要加强指导服务,及时纠正,对那些污染重、周边环境影响大、群众反响强烈的违法违规案件要严肃查处。适当提高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布点密度,完善监测项目种类,提高监测智能化水平。优化重污染天气预警条件、响应机制和应对措施,指导企业完善应急减排操作方案,严格落实大气污染天气应急防范责任。加强普法宣传和违法曝光,畅通公众监督渠道,引导企事业单位、组织和个人规范自身行为,不断增强全社会“大气污染防治人人有责,大气污染防治人人可为”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以上审议意见,请市政府认真研究处理。研究处理情况在征求市人大城建环保工委意见后,于2017115前向市人大常委会提出书面报告。

 

版权所有 : 慈溪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Copyright 2018 CIXIRD.GOV.CN
主办单位: 慈溪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 0574-63980926 地址 : 慈溪市行政中心
ICP备案 : 浙ICP备18037320号-1 建议使用IE8及以上版本IE浏览器, 1366*768以上分辨率 技术支持: 谷多网络
您是第2031645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