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五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的报告
2008年11月27日在慈溪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
市司法局局长 胡惠群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我市“五五”普法规划的实施情况。请予审议。
一、“五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的工作情况
我市“五五”普法工作自2006年启动以来,在市委市府的领导下和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人为本、突出重点、求实创新、分类指导的工作原则,认真规划部署,扎实组织实施,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努力夯实“五五”普法规划实施的基础
1.进一步加强制度创新。今年,制定出台了《慈溪市普法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和《慈溪市法制宣传教育“五五”普法规划目标任务分解》,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进一步完善了全市普法联络员联系制度、重大普法活动预报制度、重大普法活动实施结果告知制度、普法情况定期交流上报制度和普法工作激励制度等工作制度,形成了各部门齐抓共管的普法工作新格局。
2.进一步落实普法经费。市财政每年把普法经费列入预算,自“五五”普法开展三年来,市财政已下拨给市普法办普法经费累计达300万元左右。各镇街道也对普法经费提供较好保障,大多数镇(街道)的人均普法经费都在1元左右。市级机关各部门特别是执法职能较强、普法任务较重的部门,每年都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普法宣传和对干部职工的法制培训。普法经费保障力度的不断加大,为我市普法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3.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一是进一步调整充实了市普法讲师团队伍,把法学专家、著名律师吸收到普法讲师团队伍中来。成立了市级机关普法志愿者队伍,有51家单位的223名具有法律素养并热心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同志自愿报名组成。今年我们建立了“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以保证每村有1名律师或基层法律工作者挂钩结对。每个学校配备法制副校长,并对法制副校长进行专题培训。
(二)突出重点,立足实际,全面落实“五五”普法的各项工作任务
1.顺利启动“五五”普法工作
市委、市政府批转市委宣传部、司法局《关于在全市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市人大常委会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并专门组织召开全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各镇(街道、慈溪经济开发区)和市级机关、单位都按规划的精神,结合本地、本部门的实际,制定了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五五”普法规划,为“五五”普法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认真组织“五五”普法工作中期检查
根据我市“五五”普法规划的总体安排,今年6月中旬,我市组成3个组,分别由市领导带队,对16个镇(街道)和19个市级机关的“五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采取听、查、评的方法进行检查评估。顺利通过了宁波市普法办对我市“五五”普法的中期检查。
3.全面开展“法律六进”活动
(1)以农村普法年为载体,推进“法律进农村”。2007年我们把农村普法作为普法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农村普法年活动为抓手,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市司法局与掌起镇政府联合举办了全市法律进农村启动仪式;向全市每个行政村(社区)赠送了新农村法治建设丛书和每月二期的浙江普法宣传挂图;组织举办了全市村干部法律知识竞赛;两次组织律师、法律工作者到镇、街道举办大型法律咨询;结合新农村建设主题教育活动和平安建设宣传月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宣传;结合村落文化活动和送法下乡组织开展法制文艺活动等。
(2)以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法律素质为重点,推进“法律进机关”。建立领导干部学法制度,领导干部坚持定期集中法制学习。每年组织市管干部和一般干部菜单式培训及40周岁以下的公务员的在职培训,把《公务员法》、《物权法》、《劳动合同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等作为菜单式培训和在职培训的主要内容,邀请著名的教授、学者讲课,使我市的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法律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同时,市普法办每年发放公务员学法作业本,各单位认真组织公务员完成学法作业本,完成率达到90%以上。
(3)以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为目的,推进“法律进学校”。我们始终把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摆在突出的位置,作为普法的基础工作来抓。由关工委、司法局等七个单位联合发文授牌,把市看守所确定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与市教育局联合举办了 “法律伴我成长”系列活动。落实法制教育进主课堂工作,做到法制教育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促进学生法制教育正常化、规范化。
(4)以促进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为目标,推进“法律进企业”。结合《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在企业经营人员中大力宣传《劳动合同法》,使《劳动合同法》在企业得到较好的贯彻实施。积极开展“诚信守法”企业创建试点工作,确定两家单位为“诚信守法”企业创建活动的试点。重视加强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建立健全外来务工人员法制宣传教育制度,组建外来务工人员法制宣传志愿者队伍。每年组织10万名外来务工人员进行法律知识培训,编印《新市民服务指南》,把司法救助和法制宣传的内容编入其中,做到参加培训的外来务工人员人手一册。
(5)以创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县市为契机,推进“法律进社区”。今年结合创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县市,积极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编印《慈溪市民法律知识读本》分发给社区居民,充分利用社区党员学习日、活动日,市普法讲师团成员为社区居民上法制课,向社区居民宣传与他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
4.普法阵地建设不断深化
电视《法治时空》栏目播出90多期,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质量不断提高,在慈溪有很高的收视率,已成为普通群众学法的一个平台。慈溪《法治在线》网站通过改版,网站功能更强,内容更加丰富,并加强了管理,已成为群众咨询法律问题、讨论法律现象、学习法律知识的重要窗口。《慈溪普法》报每年刊出4-6期,内容更加贴近群众生产生活,贴近党委政府阶段性中心工作,质量有新的提高,每期7万份,免费送进千家万户,把法制宣传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每个角落。绝大部分的村都建立了的比较规范的村民法制学校,每年安排的法制培训都在6次左右,村民法制学校已成为了村(居)民和各类普法重点对象法制培训的主阵地。全市每个村(社区)都建立了专门的法制宣传窗或在村(社区)宣传窗中设有法制宣传专版,都能定期刊出法制宣传挂图、法制宣传资料。同时,充分发挥黑板报等传统阵地的作用,为基层的法制宣传教育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5.普治并举,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不断深入
积极组织全市各行政村、社区开展创建民主法治村(社区)活动,目前,我市有1个村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6个村获得省五星级民主法治村称号、63个村获得宁波市四星级民主法治村(社区)称号。三星级民主法治村(社区)达标率分别为78.8%和84.8%。民主法治村(社区)的创建,使村(社区)重大事项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制度更加健全,民主法治化的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整合资源,注重实效,大力营造法治宣传教育的良好氛围
1.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月”活动。每年根据浙江省普法办关于开展“浙江法治宣传月”活动的通知,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月活动。今年我们投入12万元经费,选择候车群众较多的10个公交车候车亭,制作了20块法制公益广告,在4辆公交车上喷绘法制公益广告,制作20块《劳动合同法》图版到各乡镇、社区、企业巡回展览,大力营造法制宣传教育的良好氛围。
2.各职能部门积极开展专业法的宣传活动。结合节庆、纪念日和新法颁布等契机,会同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结合《物权法》、《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和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大力宣传《物权法》、《劳动合同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在每年的“三八”节期间,市妇联开展“三八”妇女维权周活动。在每年的“世界环境日”、“全国土地日”和“世界人口日”,开展“人口、资源、环境”三大国策的宣传。税务部门开展税法宣传月活动。工商部门开展多种形式的“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各职能部门形式多样的专业法宣传,有力地推进了我市的法制宣传工作。
3.认真抓好“12.4”法制宣传日活动。我市每年的“12.4”法制宣传日活动呈现出领导重视、保障有力、载体丰富、参与广泛、成效鲜明的特点。采取法制文艺演出、法律知识竞赛、法制图片展览等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使法律知识和法治理念深入人心。据不完全统计,我市“五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的两年“12.4”法制宣传日期间,全市共悬挂宣传标语2000余幅,设置网架广告50多幅,分发法制宣传资料8000余份,提供法律咨询50多场次,开设法制讲座80余场次,巡回图片展览3000余幅,营造了良好的法制宣传的氛围。
二、“五五”普法规划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五五”普法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在今后工作中加以改进。
(一)部分镇(街道)和市级机关对普法工作不够重视。个别单位领导对普法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认识不足,思想上不够重视,工作支持力度不大;少数单位在抓落实方面应付了事,普法主动性不强,参与积极性不高,存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的现象。
(二)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普法保障力度需进一步加大。领导干部、公务员和各类重点对象的学法用法的机制尚不够健全,部分公务员对法律学习还处于应付状态,学法的自觉性、主动性需进一步增强,对学法情况的考核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农村普法工作还有不少薄弱环节。面向广大农民群众的法制宣传教育好的形式、办法不多,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村(社区)普法经费的投入、队伍建设、硬件设施建设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对社会青少年的普法存在一定的盲区。
(四)企业职工普法缺乏有效方法。企业对普法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重视经济效益,轻视普法工作,使普法工作难以渗透。
三、下步打算
今年是实施“五五”普法的关键之年,下步我们将在抓落实、求创新、见实效上下功夫,切实推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一)提高对普法工作的认识。要努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对普法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对普法工作的领导和监督,坚持学法与用法相结合,深入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制宣传教育,营造学法、用法、守法的良好氛围。
(二)重点抓好法律进机关活动。根据浙江省、宁波市普法办文件精神,制定出台《慈溪市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分级考试考核实施意见》,建立完善领导干部学法考试制度。
(三)注重企业经营人员和职工法制教育。明年重点做好“诚信守法企业”的创建,制定《关于开展“诚信守法企业”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结合“和谐企业”的创建,抓好“诚信守法企业”创建工作,搭建企业学法平台。
(四)总结经验、推广典型。及时总结经验,发掘先进典型。针对各单位、各镇(街道)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召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现场会,推广普法工作开展有特色、有亮点、有成效的单位、镇(街道)的做法经验,促进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齐头并进,平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