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2008年财政决算及预算外资金社会保障基(资)金收支管理工作情况和2009年收支计划审议意见处理情况的报告
2010-01-27 阅读: 429
                      市政府   市人大常委会:   今年5月,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对我市2008年财政决算及预算外资金、社会保障基(资)金收支管理工作情况和2009年收支计划提出了五方面的审议意见。为保证审议意见的贯彻落实,市政府在认真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分解落实任务,明确相关工作措施,并在8月底前完成了各项整改、完善工作,审议意见内容基本得以落实。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关于科学合理安排预算,强化预算严肃性方面   (一)制定出台《慈溪市部门预算编制管理规范》,进一步明确部门预算编制范围、原则、程序、收支计划编制的依据和内容等。按照早编细编部门预算的要求,下年度预算编制从三季度末提前至三季度初,延长预算编制时间,采用分时段编制基本支出、专项支出和基建支出预算。2010年财政预算编制工作已于7月上旬进行了专题部署,目前,各部门已完成预算编制的“一上”工作。按照“金财工程”规划,加快建设预算编制、指标管理、库款拨付、数据统计等信息管理系统,提高预算管理信息化水平。不断完善部门预算向人大报告制度,扩大试点单位,增强预算的公开性。   (二)加大专项结转资金清理力度,不断规范资金使用、管理行为。上年度结余资金在年度预算编制前进行全面清理,对项目实施完成、中止或撤销形成的结余以及长期滞留账上的结余全部收归财政统筹安排。2010年开始,对各预算单位基本支出结余全额留存单位,以补充下年度临时性增支及日常公用支出;一般性专项支出结余在下年度相应项目支出预算安排时统筹使用;特定性专项支出结余、基本建设项目结余全额上缴财政。   (三)强化预算支出追加审核,从严控制财政一般性支出。严格预算追加,按照“保民生、保重点、控一般”的原则,区分轻重缓急,严把审核关,严格控制一般性专项支出追加,重点保障涉及“三农”、社会保障及“会战攻坚年”等支出。1—8月,经批准办理预算追加支出7793万元,核减预算申请追加资金2258万元。   二、关于加大财政资金的监管力度,促进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方面   (一)强化部门及其主要负责人对本部门及下属单位资金管理的责任。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财政预算改革切实加强部门预算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部门的主体责任,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及下属单位的预算编制、执行、决算和资金的安全负责。2010年开始,对所有一级预算单位实行“一个部门一本预算”,逐步调整一级预算单位核算体系,积极稳妥地建立以部门为主体的一级核算体系。   (二)扩大国库集中支付实施范围,实现财政资金支付“一个口子”。至2009年,国库集中支付实施范围已扩大到15个预算单位的所有财政性资金、51个预算单位的工资性资金及所有预算单位的政府采购资金和部分建设项目资金。2010年将进一步扩大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范围,在一级预算单位中全面实施。   (三)深化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2009年所选取的15个重点项目和28个一般项目正按计划有序开展,并把评价结果作为2010年同项目预算支出安排的重要依据。下步,将积极探索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从事后向事前转型,从单位、财政部门评价向专业机构评价和公众参与转变的新路子。   (四)制订和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提高资金管理水平。按照“一项资金、一个办法”的要求,细化和明确各有关部门的管理职责,进一步规范资金来源、支出计划、资金拨付、财务核算、审核审批、年度决算、绩效评价等工作程序。目前,人才专项资金、文化发展资金、体彩公益金等的管理办法已发文运作,工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办法、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政性投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等也即将发文。   三、关于增强资金统筹能力,提高资金利用率方面   (一)科学调度财政间歇资金。对民生工程、“会战攻坚年”以及市镇两级其他重点实事工程建设超财政当年安排的资金所需,通过盘活财政间歇资金,临时调度给相关项目,实现节约工程成本和推进工程进度的双赢。   (二)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带动银行信贷投向。对确定的政府性融资建设项目,以财政资金存款相配比,增强金融机构放贷安全感,调动金融机构放贷积极性,为政府性建设项目获得融资贷款起好“助推器”作用。   (三)充分运用多种存款方式,增加利息收入。根据国家财政资金存款管理的有关规定,在确保资金安全和支付需求的前提下,创新理财增值理念,对财政间歇资金采取定期存款、协定存款等存款方式,扩大增值空间。对往来发生不频繁的资金采用定期存款尤其是较长期限的定期存款;对国家没有规定计息标准且在使用中具有不确定性的资金,与代理银行协商确定最小存款额(一般为50万元),低于最小存款额时按活期计息,高于最小存款额时按协定利率计息。   (四)强化国有资产监管。按照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两年一轮审计计划,做好审计及督促整改工作。加强政府性投资公司及有关企业融资担保监管。开展国有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情况调查,增强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开展国有资本布局调整工作情况的调查。   (五)加强社保资金收支管理。按照社保资金收支计划,积极筹措社保资金,保证各项社保支出所需。强化社保资金预算约束,规范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决算各环节行为。2010年开始,社保资金收支预算与财政收支预算同步编制。   四、关于发挥审计职能作用,注重审计成果的应用方面   (一)加强监督,发挥审计免疫功能。创新审计技术方法和管理机制,全面加强审计监督,前三季度,共完成审计或审计调查项目32个(不包含政府投资建设审计项目)。一是促进宏观政策的落实。针对影响经济社会运行的重大问题开展审计,实施完成了金融危机对政府负债与土地出让变动影响、金融危机对地方税收收入结构影响、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影响状况、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等专项审计调查,着重揭示和反映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及时提出应对金融危机的建议,提高经济社会运行质量和绩效。二是强化政府投资审计,全面实施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全程必审制,促进建设项目规范管理,提高建设资金使用效益,今年前三季度,累计完成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883项,审计涉及总金额26.31亿元,累计核减工程价款1.35亿元,平均核减率5.1%;审查招标文件及合同301项,修改、规范条款226条。三是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资金和重大项目等的审计监督力度,实施开展了全部政府性资金专项审计调查、文化专项补助资金审计调查、政府产业资金使用情况专项审计调查等项目,突出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加强和规范对审计结果的整改、督查和反馈工作,促进依法行政和党风廉政建设,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前三季度已完成13位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五是关注民生,切实加强对学前教育、城市“三无”和农村五保人员集中供养、社保基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等民生项目的审计监督,揭露和查处各种违规违法、损失浪费、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六是开展专项治理。开展了“小金库”专项治理、全市执行“三费”限额和规范津补贴发放情况专项检查、工程变更联系单管理专项检查等工作。   (二)服务大局,促进审计成果应用。建立和完善审计整改监督落实机制,确保审计发现的问题按要求得到整改落实。出台《慈溪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办法(试行)》,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工作机制和制度上取得突破。按照“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继续推进审计结果公开,促进审计成果最大限度地开发与利用。加大专项审计调查项目的比重,对每个项目从资金的管理绩效或政府、制度的完善层面着手,及时编写审计专报或综合报告,作为决策参考依据。深化审计信息利用,通过对审计结果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归纳、综合、提炼,使审计成果得到充分应用。   (三)提升素质,推进审计转型发展。积极推动三大转变,促进审计转型发展。一是审计视野要从关注财政预算内资金为主,向全方位关注全部政府性资金转变。二是审计方式要从事后审计为主,向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审计转变。三是审计目标要从合法性真实性审计,向合法性真实性效益性审计并重转变。   五、关于关注镇级财政的保障能力,确保镇级财政的平稳运行方面   (一)新一轮财政体制在财力分配上充分体现向镇级倾斜。对镇级分成收入超基数部分按70—90%分成,城镇改造拆迁项目实行专项奖励等。2009年是新一轮财政体制实施的第一年,预计镇级一般预算财力占全市的比重将由2008年的36.7%提高到40%以上。   (二)新一轮财政体制保证了镇级政权运行和基本公共服务所需财力。按照“支出基数与基础财力孰高,确保支出基数”的原则,实行收支挂钩、赔补保底(即保支出基数),确保镇级机构正常运行和社会事务基本支出的需要。
版权所有 : 慈溪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Copyright 2018 CIXIRD.GOV.CN
主办单位: 慈溪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 0574-63980926 地址 : 慈溪市行政中心
ICP备案 : 浙ICP备18037320号-1 建议使用IE8及以上版本IE浏览器, 1366*768以上分辨率 技术支持: 谷多网络
您是第1867251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