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
市人大常委会:
根据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作出的《关于我市旅游业建设发展情况的审议意见》,市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市旅游局等有关部门切实履行职责,按照《意见》提出的建议和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现将审议意见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统一思想认识,着力营造大旅游大发展的浓厚氛围
市政府把加快发展旅游业作为抢抓大桥机遇、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城市品位、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工作来抓,坚持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研究出台了包括旅游业在内的服务业跨越式发展行动纲要(2009—2011)》,切实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强化招商、促进开发。成立市旅游发展领导小组,定期研究旅游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协调相关部门合力兴旅。高度重视旅游重点镇建设,专门成立鸣鹤风景区建设开发办公室,对其他旅游重点镇配备工作班子和人员等问题也进行了专题研究。继续加大财政对旅游的支持力度,除安排2000万元旅游专项资金以外,还专门安排300万元资金用于大桥国际经贸旅游节活动。切实加强旅游项目招商,专门在深圳举行商贸旅游招商会,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我市旅游业投资。
借助大桥资源优势,积极拓展长三角旅游市场,依托新闻媒体、各类推介会、咨询活动等平台宣传慈溪旅游资源,推介旅游线路,并邀请长三角旅游媒体、旅行社来慈踩线考察,深入了解慈溪旅游资源。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长三角游客来慈旅游人数大幅增长,效益明显。全市各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49.12万人次,同比增长203.3%,门票收入达1395.18万元,同比增长295.5%。大桥生态农庄、达蓬山旅游度假区游客接待量进入宁波市前三。
抢抓上海世博机遇,积极搞好旅游对接。一是积极申报“长三角世博主题体验之旅”景区,目前杭州湾湿地、达蓬山旅游度假区等景区作为慈溪“长三角世博主题体验之旅”景区向上海世博局进行了申报。二是制定了“对接2010年上海世博旅游市场营销计划”,计划包括产品策划、线路包装、商品开发等内容。三是推出大桥桥文化游、达蓬山休闲游等世博旅游线路。目前,杭州湾跨海大桥一日游以及达蓬山旅游线路已经在上海世博局定点旅行社进行集中销售。
二、实施旅游精品战略,全面推进“南山北水”带旅游景区建设
以湿地保护开发为核心,加快构建北部大桥高端项目旅游区。北部旅游区目前在建的杭州湾湿地、大桥游客服务中心(浙东旅游集散中心)、核心区生态治理及绿化改造等三大工程进展顺利。杭州湾湿地自去年底开工建设以来,目前已经完成总投资额的63%和工程量的80%,总体已经基本成型。大桥游客服务中心(浙东旅游集散中心)一期顺利完工,该中心占地3300平方米,总投资3059万元,是目前长三角地区首屈一指的集旅游、交通、咨询于一体的专业化旅游集散中心,于今年10月18日举行了落成典礼。核心区生态治理及绿化改造工程进入工程前期阶段,项目涉及的土地流转和拆迁安置工作已经开始,将于年底前完成。为加快高端旅游项目向北部旅游区的集聚,市政府还切实加大招商力度,积极引进京投银泰有限公司、天津津海实业有限公司、阿联酋中华技术有限公司、亚太农林有限公司(香港)和锦江集团投资建设湿地国际会议中心、宏祥体育健身休闲会所、大型马术俱乐部、水上芭蕾和连锁酒店等项目。其中,京投银泰意向投资的湿地国际会议中心、阿联酋中华技术有限公司意向投资的马术俱乐部等项目基本确定投资意向,目前正在做进一步的规划、选址等工作。
以改善环境为重点,着力推动南部旅游带的保护性开发。稳步推进以达蓬山旅游度假区、鸣鹤风景区为中心的南部旅游带景区建设。9月底随着达蓬山大酒店营业和佛迹寺落成,标志着我市目前总投资额最大的旅游景区全面建成。鸣鹤风景区自今年4月份成立建设开发办公室以来,开展了规划编制、景区项目策划、古镇保护拆迁调查评估等系列工作,同时就景区土地规划、道路走向及今后3—5年内景区建设用地规模等系列问题,进行了专题筹划,为景区下步开发建设奠定了扎实基础。今年以来,龙山、观海卫两镇还分别开展了省旅游强镇创建工作,龙山镇还提出了创建宁波市级休闲旅游基地的目标。
三、着眼完善功能,加快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和项目提升
(一)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加快住宿设施建设和改造。高档旅游住宿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目前五星级标准的恒元大酒店、达蓬山大酒店已相继对外营业,雷迪森大酒店也即将建成投用,从而改变我市高标准酒店一枝独秀的格局。中益大酒店完成四星创评,正式成为我市第2家四星级酒店,沈师桥大酒店、国脉大酒店相继开展四星级酒店改造。同时,积极引进经济型连锁酒店品牌,锦江之星、莫泰、宜必思等国际国内一线经济型连锁酒店品牌目前都已经开始在我市进行布点选址工作。
(二)积极引导旅行社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全面启动旅行社品质评定工作,强化旅行社的管理档次和服务质量。目前我市拥有浙江风光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和浙江慈溪迅达国际旅游服务有限公司2家国际社,占宁波总数的四分之一,是宁波大市内拥有出国游组团社最多的县市。同时,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旅行社星级评定,浙江风光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和新世纪旅游有限公司成为宁波市第一批四星级和三星级旅行社,杭州湾旅游有限公司也在积极申报宁波市四星级旅行社。
(三)进一步完善旅游交通体系。在景区景点不断发展的同时,市政府注重完善与之配套的旅游交通建设,改善旅游景区的道路环境:一是对五磊山风景区上山道路路面进行改造;二是根据全市旅游景区(点)布局,在市区和全市主要道路设置旅游景区道路指引标志;三是新购置一批豪华旅游车辆,缓解我市旅游车辆紧缺的问题。
(四)大力发展旅游商品。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旅游商品征集活动,共有38种商品入选慈溪市旅游推荐商品目录。目前,入选的旅游商品已经进入达蓬山旅游度假区、五磊山风景区、大桥生态农庄等景区进行销售。并首次组织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参加由国家旅游局、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09首届义乌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
(五)强化旅游人才培训。连续三年将旅游行业职工培训纳入全市城乡服务型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并实施了“持证上岗”、“劳动技能鉴定”和“技能等级评定”制度,今年已完成对1500名从业人员的专项技能培训。我市还与省旅游职业学院开展了校地合作,建立学生来慈实训基地,吸引接受优秀大学生来慈就业和进行实习培训,以加快旅游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四、坚持保护开发并重,大力优化旅游新环境
进一步强化规划引领。相继编制了上林湖越窑遗址总体规划、五磊山风景区游客服务中心专项规划、鸣鹤古镇保护总体规划、鸣鹤风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河头古村等四村旅游策划方案、旅游业专项行动计划等,还会同宁波市、余姚市相关部门共同编制了余慈地区旅游业统筹发展规划。切实强化各专项规划与旅游规划的对接和衔接,如当前正在开展的“十二五”全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研究中,首次将旅游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全市八大类基础设施之一,和交通、水利、能源等设施相提并论。
严格旅游开发项目环境保护。在旅游项目开发中高度重视生态保护特别是水资源保护,建立了由16个部门和饮用水源地所在镇政府组成的饮用水源地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旅游项目开发中涉及饮用水源地保护问题。针对目前全市农家乐发展中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研究出台了促进全市农家乐休闲旅游业规范发展的意见,明确对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涉及水资源保护的,一律予以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