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
市人大常委会:
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对我市“五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提出了三方面审议意见。对此,市政府高度重视,责成市司法局认真研究、抓好落实。现将审议意见的研究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关于扎实做好总结验收工作方面
一是全面检查五年来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我市已于2009年10月召开了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推进会,部署各地、各部门全面开展总结活动,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并认真整改,确保如期完成规划目标。市普法办将加大督查力度,拟在今年年中组织力量对各地、各部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并指导各地、各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整改检查中发现的薄弱环节。二是在各地、各部门自查、市普法办考核验收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关台帐资料,抓好普法成果展示,为顺利通过上级验收做好充分准备。三是及早准备谋划“六五”普法规划,广泛听取各有关部门和群众的意见建议,拓展工作思路,力求新的五年普法规划有新思路、新举措和新发展。
二、关于增强法制宣传教育实效方面
一是在普法内容方面。紧紧把握基层普法需求,把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重点。如针对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公民依法表达利益诉求、维护合法权益;对企业继续深入开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相关法制的宣传,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依法经营水平,从而不断提高法制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在阵地建设方面。积极发挥社会文化场馆、公益设施面向社会公众和青少年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作用。我市已命名市图书馆为慈溪市法制教育基地、市看守所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下步,将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群众喜闻乐见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法制教育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并积极争创宁波市级、浙江省级的法制宣传教育基地。在此基础上,计划再建立一个法制宣传教育基地。《慈溪法治在线》与《慈溪市民终身学习网》的链接目前已经开通,下步将不断更新内容、提升质量、组织开展一些与群众互动的普法活动。继续办好《法治时空》、《慈溪日报·法治经纬》栏目,进一步突出重点、关注热点,报道和登载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事例,增强可看性和互动性。继续把《慈溪普法》送进千家万户,确保每年6期每期6万份免费发送。下步,还将进一步发挥人民法庭在普法中的作用,选择典型案例,在村、社区进行巡回审判,向旁听群众宣传有关法律,教育公民学法、知法、守法。
三是在宣传载体方面。深化“法律六进”活动,选择普法工作相对较好的机关、镇(街道)、学校、村(社区)、企业作为示范点,树立普法典型。重点推进“法律进企业”活动,组织开展“新慈溪人普法活动月”,主要活动内容包括:组织一次外来务工人员法制文艺汇演;开展读一本法律书籍,写一篇学法心得活动;到外口公寓或者外来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区域开展一次大型的法律咨询服务活动。同时,充分发挥“乡音讲师团”作用,努力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在纪念日、宣传日等节点,市政府将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开展法制宣传活动,着重组织好“浙江法治宣传月”和“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
四是在普法队伍建设方面。近期,我市将调整充实市依法治市普法教育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市普法讲师团和市级机关普法联络员队伍,并进一步落实相应工作职责。建立青年律师普法志愿者队伍,开展各类法律咨询、法制讲座活动。继续抓好全市中小学法制副校长集中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水平。进一步规范“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壮大村、社区普法志愿者队伍。扎实做好普法讲师团和志愿者队伍的培训,为普法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三、关于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方面
一是依法行政方面。市政府将不断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坚持重大事项集体决策,进一步健全民主集中、专家咨询、社会公示与听证等制度。探索建立开放式决策制度,增强政府行政决策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充分发挥民情民意调查、市长专线电话、网上政府信箱等沟通平台作用,推动政府与社会公众在重大行政决策上加强互动、达成共识。认真执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完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加大审计公开力度,努力打造“阳光政府”。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加强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完善行政复议制度,积极推进行政问责制,强化依法行政制度建设,不断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
二是民主法治村(社区)和诚信守法企业创建方面。积极开展新一轮“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对现有各级民主法治村(社区)加强指导,不断提高创建工作的层次。在此基础上,今年将力争创建一个全国级的民主法治村(社区)。同时,紧密结合全市“和谐企业”创建工作,扎实开展“诚信守法企业”创建活动,引导企业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加强民主法治和信用体系建设,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全面提高综合竞争力。
特此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