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慈溪市2009年财政决算的报告
2010-07-01 阅读: 461
           2010年5月26日在慈溪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上                   市财政局局长 张炳华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2009年财政决算情况,请予审议。   一、财政收入决算情况   (一)一般预算收入   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的2009年全市地方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55498万元,加上中央级收入454502万元,合计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10000万元。后由于经济形势变化,财政收入结构相应发生变化,经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批准,2009年地方级收入调整为491120万元,中央级收入调整为418880万元。   决算结果:全市完成地方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91037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3.0%,完成年度调整计划的100.0%;加上中央级收入418982万元,合计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10019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5.8%,完成年度计划的100.0%。其中,各项税收收入857405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4.7%,完成年度调整计划的100.0%。   地方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项完成情况如下:   ——增值税25%部分104239万元,比上年增长1.1%;   ——营业税116101万元,比上年增长25.6%;   ——企业所得税40%部分43041万元,比上年负增长13.8%;   ——个人所得税40%部分30862万元,比上年负增长1.1%;   ——城市维护建设税21833万元,比上年增长2.1%;   ——其他地方税收86190万元,比上年增长33.2%;   ——耕地占用税和契税36157万元,比上年增长20.1%;   ——财政专项收入12339万元,比上年增长0.8%;   ——罚没收入20889万元,比上年增长41.4%;   ——行政事业性收费、国资经营、国有资产(资源)有偿使用及其他收入22467万元,比上年增长15.7%;   ——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3081万元,比上年负增长38.4%。   2009年,浒山、白沙路、古塘、宗汉、坎墩街道和慈溪经济开发区、慈东工业区(以下简称“街道、开发区”)实现地方级收入170585万元,加上中央级收入113913万元,合计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84498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3.8%。   (二)政府性基金收入   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的2009年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381007万元,后由于土地出让等收入增加,经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批准,政府性基金收入调整为627000万元。   决算结果:全市完成政府性基金收入632333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75.6%,完成年度调整计划的100.9%。   政府性基金收入分项完成情况如下:   ——彩票公益金1464万元,比上年增长21.6%;   ——地方教育附加10317万元,比上年增长3.9%;   ——文化事业建设费384万元,比上年增长0.5%;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3882万元,比上年负增长0.3%;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554838万元,比上年增长91.2%;   ——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10117万元,比上年负增长16.2%;   ——国有土地收益基金26669万元,比上年增长81.4%;   ——农业土地开发资金1605万元,比上年负增长22.3%;   ——政府住房基金209万元,比上年负增长53.2%;   ——森林植被恢复费200万元;   ——地方水利建设基金14997万元,比上年增长3.5%;   ——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462万元,比上年增长2.0%;   ——散装水泥专项资金196万元,比上年增长390.0%;   ——其他政府性基金(职业教育统筹经费)6993万元,比上年负增长10.6%。   2009年街道、开发区政府性基金收入98058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65.6%。   二、财政支出决算情况   (一)一般预算支出   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的2009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31000万元,后因收入结构变化以及出口退税地方负担减少,使地方可用财力有所增加,同时考虑到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公共卫生等事业支出的需要,经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批准,财政一般预算支出调整为469332万元,比年初预算增长8.9%,加上上级专项补助和市镇两级财政上年结转支出等106765万元,全年总支出预算指标为576097万元,其中,市本级357401万元,街道、开发区87359万元,镇级131337万元。   决算结果:全市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支出500721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4.3%,其中,市本级28936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1.1%,为预算支出指标的81.0%,街道、开发区82983万元,镇级128378万元。   市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分项完成情况如下:   ——基本公共管理与服务49220万元;   ——国防618万元;   ——公共安全36576万元;   ——教育43722万元;   ——科学技术24272万元;   ——文化体育与传媒5955万元;   ——社会保障和就业19918万元;   ——医疗卫生31618万元;   ——环境保护2810万元;   ——城乡社区事务9955万元;   ——农林水事务25715万元;   ——交通运输13125万元;   ——采掘电力信息等事务6509万元;   ——粮油物资储备及金融监管等事务10474万元;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支出3669万元;   ——其他支出5204万元,主要是住房改革支出。   (二)政府性基金支出   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的2009年全市政府性基金支出400554万元,后因土地出让等收入增加,相应成本性支出及其他必需支出增加,经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批准,政府性基金支出调整为647157万元,比年初预算增长61.6%。加上上级专项补助和市镇两级财政上年结转支出等21142万元,全年总支出预算指标为668299万元,其中,市本级541526万元,街道、开发区93218万元,镇级33555万元。   决算结果:全市完成政府性基金支出580648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79.7%,其中,市本级457075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84.4%,为预算支出指标的84.4%,街道、开发区90018万元,镇级33555万元。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分项完成情况如下:   ——基本公共管理与服务1524万元;   ——教育242万元;   ——文化体育与传媒390万元;   ——社会保障和就业1390万元;   ——城乡社区事务431916万元(其中:土地成本性支出278684万元,土地收益中计提的社会保障资金34531万元);   ——农林水事务13110万元;   ——采掘电力信息等事务134万元;   ——粮油物资储备及金融监管等事务628万元;   ——其他支出7741万元,主要是职业教育经费支出。   三、财政收支决算平衡情况   (一)一般预算收支平衡情况   根据一般预算收入完成实绩,按现行财政体制结算,当年地方级财政收入491037万元,所得税基数返还25256万元,消费税和增值税税收返还43643万元,上级财政专项补助51983万元,结算补助8578万元,上年净结余5630万元,调入资金4392万元,减去体制上解和出口退税上解81550万元(其中出口退税负担上解22726万元),其他财力划转8668万元,合计当年财政可用财力为540301万元。加上上年专项结转45641万元,全年财政可用资金为585942万元。其中:市本级360389万元,街道、开发区90518万元,镇级135035万元。   全年总支出预算指标576097万元,其中,市本级357401万元,街道、开发区87359万元,镇级131337万元。   全市完成一般预算支出500721万元,其中,市本级289360万元,街道、开发区82983万元,镇级128378万元。   全市一般预算收支相抵,净结余9845万元,其中,市本级2988万元,街道、开发区3159万元,镇级3698万元;结转下年支出75376万元,其中,市本级68041万元,街道、开发区4376万元,镇级2959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平衡情况   根据基金收入完成实绩,按现行财政体制结算,当年政府性基金收入632333万元,上级财政专项补助8161万元,上年净结余33910万元,调入资金215万元,减去体制上解2725万元,调出资金2718万元,合计当年财政可用财力为669176万元。加上上年专项结转44160万元,全年财政可用资金为713336万元(其中包括用于土地成本性支出的资金313215万元)。其中,市本级559540万元,街道、开发区105560万元,镇级48236万元。   全年总支出预算指标668299万元,其中,市本级541526万元,街道、开发区93218万元,镇级33555万元。   全市完成政府性基金支出580648万元,其中,市本级457075万元,街道、开发区90018万元,镇级33555万元。   全市政府性基金收支相抵,净结余45037万元,其中,市本级18014万元,街道、开发区12342万元,镇级14681万元;结转下年支出87651万元,其中,市本级84451万元,街道、开发区3200万元。   四、财政收支决算说明   (一)一般预算收支决算说明   经收支决算,与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报告的预算执行情况相比,主要差异情况说明如下:   1.由于上级体制结算消费税和增值税税收返还增加322万元、耕地占用税分成增加4万元、排污费分成减少1万元、出口退税负担减少1万元、上缴津补贴调节基金增加989万元,专项补助增加60万元,结算补助增加8070万元,调入资金增加1万元,合计增加全市可用财力7468万元,其中,市本级增加7467万元,镇级增加1万元。   2.由于上级体制结算补助和专项补助增加,具有指定用途的补助需要专项结转下年使用,增加市本级预算支出指标7467万元(包括中央扩内需对企业补助、宁波体制结算对开发区1︰0.3返还、土地使用税返还兑现结算等)。另外,由于决算年报尾数差异,街道、开发区减少预算支出指标2万元,镇级增加2万元。相应的财政支出街道、开发区减少2万元,镇级增加2万元。   3.收支指标增减变化后,街道、开发区增加净结余2万元,镇级减少净结余1万元;市本级增加结转下年支出7467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说明   经收支决算,与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报告的预算执行情况相比,主要差异情况说明如下:   1.由于上级体制结算增加土地出让金上解40万元,调入资金增加215万元,调出资金增加299万元,合计减少全市可用财力124万元。另外,因项目串户,市本级财力减少600万元,街道、开发区增加600万元;因调入(出)资金增加,街道、开发区减少财力6万元,镇级减少78万元。上述变化后,市本级减少财力640万元,街道、开发区增加594万元,镇级减少78万元。   2.由于项目串户,市本级预算支出指标减少600万元,街道、开发区增加600万元;因部分指标无需结转下年使用,街道、开发区减少预算支出指标12348万元,镇级减少14759万元。   3.收支指标增减变化后,全市净结余增加26983万元,其中,市本级减少40万元,街道、开发区增加12342万元,镇级增加14681万元;全市结转下年支出减少27107万元,其中,市本级减少600万元,街道、开发区减少11748万元,镇级减少14759万元。   五、2009年财政运行特点和工作措施   2009年,全市财税工作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十二届五次、六次全会总体部署,及时研究全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把握宏观经济政策走向,积极应对复杂的经济形势,采取积极措施,着力支持经济发展,全力做好民生保障,不断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实现了财政平稳运行。   (一)财政运行特点   1.受经济增速放缓、企业效益下滑及结构性减税等多重因素影响,财政收入增速回落。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三大主体税种收入增速回落明显,全年入库增值税416956万元,比上年增长1.1%,增速比上年回落10.2个百分点;其中增值税直接收入275956万元,比上年负增长9.4%,增速比上年回落20.5个百分点。全年入库企业所得税102310万元,比上年负增长13.7%,增速比上年回落8.5个百分点。全年入库个人所得税77155万元,比上年负增长1.2%,增速比上年回落5.9个百分点。   2.地方税增收拉升当年一般预算收入增速。全年入库营业税116101万元,比上年增收23671万元,同比增长25.6%,增速比上年提升11.7个百分点,其中销售不动产增收20299万元,增长121.5%。入库城建税、土地使用税等七项地方小税108023万元,比上年增收21906万元,同比增长25.4%。入库契税和耕地占用税36157万元,比上年增收6043万元,同比增长20.1%。   3.地方级收入比重提高,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一是产业税收结构趋优,全年第三产业贡献工商税收215745万元,比上年增长14.4%,三产税收占总工商税收的比重达到26.3%,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特别是住宿餐饮业、房地产业税收增速均在20%以上。二是地方税增收推动收入结构向好,全市地方级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54.0%,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   4.事关民生等重点支出保障有力,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一是继续加大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投入,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支出分别比上年增长9.8%、12.1%和32.4%,全市新增财力的78.5%用于民生支出。二是进一步完善“三农”投入机制,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全年“三农”支出达到23.08亿元,同比增长13.7%。三是支持文化体育、生态环境、“平安慈溪”建设,推进社会和谐发展,全年文化体育、生态环境、“平安慈溪”建设的支出分别达到1.02亿元、2.52亿元和5.69亿元。   (二)为完成财政预算任务所做的工作   1.发挥财税职能,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一是完善经济扶持政策,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年兑现二三产经济扶持资金1.93亿元。二是及时制定落实减轻企业负担、支持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全年减轻企业负担11.34亿元。另外,全年办理出口退税40.09亿元。三是加大项目支持力度,努力保障项目资金需求,全年市本级安排政府性投资项目资金27.58亿元。四是深化企业服务,编发各级财税扶持政策汇编4000余本,组织各类政策宣讲90余场次;进一步完善考核奖励机制,努力调动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题。   2.强化管理,进一步增强财政保障能力。一是完善经济税源分析机制,准确掌握全市经济税源发展动向,有效把握收入进度。二是完善征管措施,夯实征管基础,加强与国土资源、建设、房管等税源基础资料掌控部门的联系协作,扎实税源基础;稳步推进个体税收社会化管理新模式,并在白沙路、观海卫、龙山成功试点,进一步提升税源控管能力和纳税服务能力;稳步推进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工作,积极引导企业实施主辅分离,有效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三是深化纳税评估“三个转型”,积极推进纳税评估标准化建设,在宁波大市范围内率先引入税务部门与企业、行业协会共同制定行业纳税评估规范,有效提升了纳税评估质量,全年出台实施行业纳税评估规范九个,评估企业1516户,评估入库金额7086万元,比上年净增597万元,户均补税额由上年的3.32万元提高到4.67万元。四是进一步密切征管与稽查的关系,提高非查账征收企业稽查比重,并有重点地选择高污染、高能耗、低产出和征管申报质量低的企业进行专项稽查。地税部门全年共稽查企业381户,查补税费、滞纳金及罚款2789万元,责成自查企业559户,自查入库地方税费3182万元。五是统筹非税收入,加强“收支两条线”管理,清理和整顿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着力完善社会保险“五险统征”工作,依法征缴各项规费收入。六是在加大对民生及事关慈溪长远发展等重点支出投入的同时,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进一步加强部门预算支出管理。联合市纪委等部门开展“三费”、规范津补贴实施情况专项检查和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小金库”专项治理,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努力降低行政成本。   3.强化预算管理改革,进一步提升财税管理绩效。一是深化部门预算管理改革,制定预算编制管理规范,试行部门预算人代会审议,增强部门预算透明度。二是着力推进财政绩效评价工作,完善绩效评价体系,对农村医疗补助资金等43只财政支出项目实施绩效评价。三是稳步推进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进一步扩大实施范围,积极稳妥地做好公务卡改革试点前期准备,全年国库集中支付额达到18.62亿元,比上年增长78.0%。四是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开展财政专项资金清理归并,完善制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五是着力发挥政府投资项目财政监管职能,加强财政投资项目管理。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2009年,全市财政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促进了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由于经济转型升级不快,新的财源增长点不明显,财政收入增长乏力,财政刚性支出较多,支出压力较大,财力与支出需求之间的矛盾仍将长期存在;纳税人的税收遵循度有待进一步提高,财税管理基础工作需进一步夯实,财税秩序需进一步规范,财政工作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财政改革与发展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通过积极涵养财源、深化财税改革、创新工作机制和严格财税管理等措施逐步加以改进和解决。
版权所有 : 慈溪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Copyright 2018 CIXIRD.GOV.CN
主办单位: 慈溪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 0574-63980926 地址 : 慈溪市行政中心
ICP备案 : 浙ICP备18037320号-1 建议使用IE8及以上版本IE浏览器, 1366*768以上分辨率 技术支持: 谷多网络
您是第1867260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