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依法行政情况的报告
2011-02-17 阅读: 591
            2010年11月30日在慈溪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                        市政府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现向常委会报告2010年我市依法行政情况,请予审议。  近一年来,在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为指针,大力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行政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总体工作情况和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  一是组织领导不断强化。全市的依法行政组织网络体系日趋完善,一级抓一级的领导责任得到落实。各地、各部门能够积极发挥法制机构在依法行政方面的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作用,重视法制干部队伍建设,目前,全市有17个部门和4个镇(街道)单独设立了法制机构,全市法制干部人数130余人。  二是工作任务部署到位。年初,市政府制定了年度依法行政工作计划,提出推进我市依法行政工作六个方面29项重点工作。同时制订出台了《关于建设开放型政府的实施意见》及责任分解方案,对建设开放型政府作出全面部署。各地、各部门均对照市政府确定的工作安排扎实做好落实工作,各项任务计划的完成情况直接同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挂钩。  (二)推行开放式决策机制,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今年以来,我市着力构建开放式决策机制,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公开征求意见和纠错机制制度。所有市政府决策事项均以适当方式向公众公开征求意见,并通过跟踪反馈、评估复查等方法及时发现并纠正决策制定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适时调整和完善决策,切实增强了政府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今年,我市已对规划调整、征地补偿、医疗保障、农房两改等领域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公开征求意见90余次,开展决策实施情况后评价30余次。  同时,为确保行政决策合法化,我市注重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今年,首批两名慈溪市知名律师被聘请为市政府法律顾问,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涉法事务处理和其他依法行政工作提供法律服务。  (三)完善规范性文件管理机制,制度建设质量进一步提高  一是加强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和备案。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工作的通知》,完善规范性文件法制审查程序。今年以来,市政府出台的18个行政规范性文件,均严格落实法律前置审核制度,并顺利通过上级政府和市人大常委会的合法性备案审查,合格率100%。  二是开展新一轮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在去年清理规范性文件的基础上,今年又组织对市本级现行有效的297个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确认继续有效270件,废止和失效27件。各地、各部门自行制发的规范性文件共计清理836件,其中确认继续有效565件,废止和失效271件。清理结果向社会进行了公告,有效明晰了政府行政管理的依据。  (四)积极转变政府职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一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强化公共服务职能,着力优化政府社会管理体制。积极建设“81890政策百事通”服务平台,依托81890(拨一拨就灵)服务热线,整合政府各部门履职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为公众提供方便迅捷的实时互动咨询解答。截止9月底,共受理热线16008件,办结10668件,群众满意率99.2%。扎实推进扩权强镇建城,观海卫镇卫星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机构设置、权限下放等各项工作稳步推进,通过减少行政管理层级,公共服务程序逐步简化、成本有效降低,进一步减轻了企业、群众的负担。  二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年初完成非行政许可项目的清理,确定并公布了全市19个部门(单位)实施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80项。基本完成行政审批前置条件清理的自查自清工作。全面启动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逐步实现行政审批标准一体化、环节整体化、过程透明化。截止9月底,全市共受理各类审批事项67187件,办结68527件,提前办结率97.2%,窗口审批服务群众满意率达99.8%。为进一步方便群众办事,致力推广行政审批服务代理新机制,目前,全市20个镇(街道)全部建立镇村两级代办员队伍,543名代办员通过审核。  (五)健全行政制约机制,政府行为的监督力度进一步加大  一是主动接受外部监督。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扎实做好各项建议提案的答复办理工作。今年共承办建议提案700件,收到反馈信息680条,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分别达到了100%和99%。高度重视社会监督,依托政府门户网站,建立健全“一站式政民互动平台”,开辟“市长信箱”、“镇(街道)部门领导信箱”、“网上调查”等10余个政府与公众互动的板块,切实拓展了群众监督政府行为的渠道。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充实更新政府网站相关内容,确保各类政府信息及时、全面、准确。完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举办了民生事业发展举措、2010年度产业政策、家电博览会等新闻发布会。  二是主动开展内部监督。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截止10月底,市政府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22件,受理13件,已审结11件,案结事了率100%。通过依法复议,纠正违法行政行为2件,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积极鼓励和倡导行政首长出庭应诉,修改完善行政首长出庭应诉规定,各地、各部门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的责任意识显著增强。今年还建立了化解行政争议联席会议制度和复议、信访协调机制,密切了行政复议机关、信访部门、行政执法部门、审判机关之间的沟通联系和良性互动,形成合力,依法妥善化解行政纠纷。继续落实行政效能投诉制度,今年共受理投诉36件,办结34件。认真执行《慈溪市行政许可电子监察预警纠错办法》,共对61458件办理事项开展实时监察,对129件异常事项实施黄灯预警纠错,对1件异常事项实施红灯预警纠错。  二、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深入推进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工作。去年9月份开始,我市在各行政执法机关推行开展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条件成熟的部分执法单位选择涉及面广、应用频繁、与群众关系密切、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以及自由裁量幅度较大的处罚事项进行先期试点,基本完成了重点执法领域行政处罚裁量权的规范工作。在前阶段工作的基础上,今年我市根据省、宁波市的统一要求,进一步深入推进行政处罚裁量权的规范工作。一是全面铺开。要求去年尚未制定细化、量化标准的部分单位,务必在今年度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完成细化、量化工作,做到规范工作全面、细致,不遗漏。二是查漏补缺。对已经在重点执法领域完成细化、量化工作的单位,要求在总结经验基础上将行政处罚裁量权规范工作逐步扩展至其他执法领域。三是建章立制。督促各行政执法部门建立健全行政处罚说明裁量理由制度、行政处罚案卷评查制度、行政处罚裁量合法性审核制度、行政处罚裁量案例指导制度等相关配套制度。截至目前,共有18个行政处罚实施机关制定了裁量规则,并通过门户网站、办事窗口等向社会进行了公布。按照省政府的部署,县级行政执法部门的细化、量化工作将于今年12月底前完成。  (二)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一是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确认制度。各行政执法部门均按照“三定”方案和市政府公告的法定职责履行执法职能。二是严格持证执法制度。切实把好行政执法证的领证审核关和年审注册关,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得到落实。目前,全市有2870人申领了行政执法证。启动建立行政执法人员网上查询系统,基本完成全市执法人员数据采集工作。三是规范行政执法。深入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今年增加了对行政许可案卷的评查,并进一步完善了评查标准和评查方式,对全市51个行政执法单位的行政执法案卷组织开展自查和集中评查,评选并通报了慈溪市“十佳行政处罚案卷”。研究推行说理式执法模式,制定出台了指导意见,倡导全市行政执法机关逐步推行说理式行政处罚文书。四是健全依法行政考评机制。今年的考核细则进一步强化了依法行政责任,尤其加强了对执法过错行为的责任查究力度,明确规定败诉行政执法案件超过3件的,部门依法行政考核结果直接确定为不合格。五是完善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针对行政过错责任追究不到位的现状,我市已着手修改《慈溪市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以进一步理顺究责体制,加大究责力度。  三、存在问题  在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整体水平逐步推进,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依法行政理念尚未完全树立。部分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基本知识欠缺,观念不强,法制工作开展得比较吃力。二是法制机构建设亟待加强。部门专设法制科室的比例还不高,镇(街道)一级法制机构普遍薄弱,不适应加快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需要。三是行政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监督缺乏实效。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和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尚未真正落到实处,行政问责力度有待进一步强化。  四、下步工作安排  (一)进一步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水平。深入开展依法行政培训和教育,完善培训方式,适时组织举办法治政府建设专题讲座,组织行政机关负责人观摩行政诉讼庭审现场。加强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考核、资格审查、执法证件发放、日常监管工作,适时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开展法律知识测试。  (二)进一步规范完善行政决策机制和程序。待省、宁波市有关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出台后,进一步研究完善《慈溪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规定》,制定《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办法》;督促各地各部门进一步健全决策程序、强化决策责任,建立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工作机制。  (三)进一步健全对政府行政行为的审查备案机制。继续加强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工作,抓好市政府部门和镇(街道)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完善对市政府具体行政行为和市政府重大经济合同审查机制。  (四)进一步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根据宁波市统一部署,做好行政执法责任制各项深化工作。着力规范行政执法文书,继续开展行政处罚裁量权的细化、量化工作,推动行政执法部门做好已制定的执法裁量标准和相关配套制度的实施工作。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检查记录制度,完善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行政执法案卷监督管理制度,深入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  (五)进一步强化行政监督体系建设。整合政府内部监督资源,探索建立财政、审计、人事、监察、政府法制机构和政府督查机构六位一体的行政监督体系。积极履行复议应诉职责,通过公开听证、实地调查、调解结案等方式,有效提升案结事了率。落实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信访衔接协作制度,加强工作研究与交流,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监督各地各部门做好行政应诉和司法建议办理工作,严格落实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人员网上查询系统,完善动态管理机制。  (六)进一步加强政府法制队伍和工作机制建设。加强市政府部门及重点镇(街道)法制机构建设。完善政府法制网站和政府法制工作简报建设,健全依法行政信息报送网络体系,推动各地、各部门法制工作联系与交流。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是政府的一项重要的法定职责,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依法行政工作的组织领导,认真总结经验,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勇于创新,努力把我市依法行政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版权所有 : 慈溪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Copyright 2018 CIXIRD.GOV.CN
主办单位: 慈溪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 0574-63980926 地址 : 慈溪市行政中心
ICP备案 : 浙ICP备18037320号-1 建议使用IE8及以上版本IE浏览器, 1366*768以上分辨率 技术支持: 谷多网络
您是第2184681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