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9日在慈溪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
市人大财经工委主任 潘爱军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近期,财经工委在常委会分管副主任带领下,就2014年我市社会保障基金(资金)收支执行情况和2015年收支计划到市财政局、人力社保局和白沙路街道、观海卫镇进行了调研,并召集部分企业负责人进行了座谈。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评价
2014年,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扎实推进社会保障各项工作,社保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基金(资金)管理不断规范,全年收支执行情况良好。2015年,我市社会保障基金(资金)收支安排顺应发展和民生需要,符合实际;工作措施既有针对性,也有可操作性。
1.社保覆盖面进一步扩大。通过采取宣传教育、政策引导等各种有效措施,群众参保意识进一步增强,参保人数持续增加。2014年,我市职工养老、职工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五大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78.95万人、42.21万人、24.85万人、41.57万人、38.30万人,共比上年净增12.30万人。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达到85.0%,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7.8%,本市户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8.4%。
2.社保基金运行总体平稳。2014年,我市社会保障基金(资金)收入完成874135万元,为计划的132.5%,加上历年结余977459万元,实际可用资金为1851594万元;完成社会保障基金(资金)支出551023万元,为计划的104.9%。收支相抵,当年结余323112万元,累计结余1300571万元,静态可支付28个月。另外,社会保障(农保)风险资金累计结余229767万元。社保基金按照国家规定,均存在国有商业银行及慈溪农村商业银行里,资金安全可靠。
3.社保基金监管水平进一步提高。围绕社保基金阳光监管示范点建设,开展社会保险财政补助资金、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资金、养老医疗基金政策执行及基金管理等专项检查,确保社保基金安全。及时合理做好基金转存续存工作,努力实现社保基金保值增值,全市财政专户社保基金定期存款比例达到90%,全年共实现利息收入45798万元,同比增长128%。与金融企业合作创新推出“养老贷”金融服务,有效推动了土保衔接职工养老保险工作。积极落实社会保险费减负政策,全年共为7000余家企业减轻负担2.03亿元。
二、存在问题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社保基金收支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特别是在社保基金的征缴、管理和基金抗风险能力方面的问题应引起重视。
1.社保扩面征缴工作难度加大。自我市社保扩面工作开展以来,社保参保人数逐年增加,但近年来,受国内外市场需求疲软、企业产能过剩、经营成本持续上升等因素影响,我市企业经营状况不容乐观,相当数量企业出现不同程度亏损,甚至关门歇业、企业主跑路等,而大力推进社保扩面工作又势必增加企业负担,推进社保扩面和为企业减负处于两难境地,工作难度比较大。同时,我市企业员工以外来人员居多且流动性大,员工因担心跨省转移接续政策落实不到位和地区的费差问题,不愿缴纳个人部分,致使全员参保工作推进更加困难。
2.社保政策社会普及程度有待提高。目前我市除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等五大保险基金外,还有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资金等五类地方性养老保险基金(资金)。社保种类多,适合对象复杂,政策专业性又强,而近几年来随着社保业务面扩大,业务量激增,基层社保工作人员只能疲于应付,对于复杂的社保政策基本局限于政策文件的转发,缺少对适合群体进行面对面的政策讲解。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不仅普通群众对相关政策不甚清楚,即使企业专职劳资干部也只是一知半解。群众对社保政策有疑问时,往往难以及时得到准确的答复,尤其是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更加困难。
3.部分基金抗风险能力不足。虽然我市各项社会保障基金(资金)静态可支付28个月,但各类基金的抗风险能力极不平衡,比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静态可支付59个月,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静态可支付仅3.5个月和1个月,已濒临警界线。而且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资金、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已完全进入收不抵支的阶段,三项保险参保人员缴费收入只占到待遇支出的2.28%、5.67%和26.1%,三项基金(资金)支出已完全依赖财政资金的安排。随着养老保障待遇的进一步提高,基金支付压力将会更大。
4.社保基金监管仍需进一步加强。2014年底,我市各项社保基金累计结余已达1300571万元,规模已相当庞大。但我市的社保监督体系尚不够健全,基金监督检查制度尚不够完善,内控机制比较薄弱,这些都会直接影响社保基金的安全运行。社保信息交换机制还不够完善,财政、人力社保、民政、卫生、公安、法院、司法等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还不够顺畅,参保人员的信息比对不够及时,质量不够高,致使重复参保、多头享受等问题还依然存在。
三、下步工作建议
当前国内外的经济环境依然复杂多变,为保证2015年社会保障基金(资金)收支计划的顺利完成,切实提高社保基金管理水平,提出以下建议意见:
1.加强对社保政策的关注研究。加大对上级政府各类社会保险政策的关注力度,及时掌握有关政策特别是社保基金统筹、延迟退休等政策的变化动向。要积极主动了解周边地区的社会保险政策和做法,借鉴一些成功的举措,保持社保政策与周边地区基本一致。加强对社保政策的研究,对于地方社保政策与上级有关规定不一致的,要从我市实际出发,采取稳妥的措施,并积极向上反映。认真研究我市社会养老保险历史遗留问题,积极解决困难群体养老保险诉求,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2.加强对社保政策的宣传辅导。要加强社保法律法规、政策和相关知识的普及力度,做到社保知识宣传制度化、常态化,增加企业主的社会保险法律意识,不断提高相关人员的参保积极性。引导劳动者学习有关社保政策,正确处理短期利益与长远待遇之间的关系,增强劳动者的自觉参保意识。深化社保工作人员的内部培训,增强自身业务素质。优化服务方式,从注重大厅服务逐步向大厅服务与上门服务并重的方向转变。提高社保政策辅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社保经办人员的集中辅导,深入社区及时解答群众的相关社保疑问。
3.加强对社保基金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完善社保基金监督管理制度,加强内控机制建设,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强化社保基金结余管理,坚决杜绝挪用或者调剂。健全社保基金动态分析和预警机制,加大对冒领、骗取社保基金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和打击力度,确保社保基金安全运行。充分发挥存量资金作用,深入做好基金保值增值方面的研究。优化社保机构队伍,科学合理设置相关监管机构,积极整合相关人力资源,增强基金监管力量。重视相关基础信息工作,加强社保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健全社保体系的信息共享机制,不断提高社保基金管理信息化水平。
以上报告,供常委会会议审议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