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9日在慈溪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次会议上
市审计局局长 俞金华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市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我市2015年度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请予审议。
根据审计法等有关规定,市审计局认真贯彻市人大常委会提出的要求和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按本级预算执行审计、重点领域审计调查、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三位一体”的模式,组织开展了2015年度本级预算执行审计(以下简称“同级审”)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本级预算执行审计了收入、支出、管理等有关环节;重点领域审计了“三公”经费等8个方面;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了以群团为主的10个部门,对其他21个部门的个别专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抽审;同时,综合了去年“同级审”以来的其他审计项目和整改情况。在“同级审”工作中,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改进财政财务管理和提高财政绩效、促进机制制度完善和政策优化为目标,力求做到覆盖面更广、重点更加突出、成效更加明显。
一、2015年度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
市政府高度重视市人大常委会对上年度审计工作报告的审议意见,施惠芳市长对审计整改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市两办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审计整改落实工作的通知》;陈杰峰常务副市长牵头召开全市审计整改专题工作会议,专项部署年度“同级审”发现问题和上年未完成整改事项的整改;市审计局深入推进“审计整改落实年”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向有关单位发出《关于认真做好审计反映问题整改工作的函》,分解落实各项整改工作任务。各整改责任单位积极落实整改责任,逐项逐条推进整改落实,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上年“同级审”整改情况。截至2015年底,上年“同级审”整改工作实际收回各类资金11417.88万元。清理了38个指标安排不够合理的预算项目,结余予以统筹,在2016年的部门预算安排中,取消了8个项目预算安排,大幅压减了21个项目预算。对20家专项资金未专款专用较多单位的相关人员,开展针对性的业务指导和财经纪律教育。对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市财政局采取了推进房地产权证办理、加大闲置资产处置力度、强化资产管理系统管控等措施予以规范和完善。对土地收益金缴纳方面存在的问题,市国土资源局对相关企业负责人进行了约谈、催缴,对个别单位采取了拆除未经审批建筑物等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市委市政府及市财政局等有关部门采纳审计建议出台或修订制度8项。
(二)2015年其他审计项目整改情况。2015年,市委、市政府领导对审计报告及信息专报等批示共28篇次,市审计局于2015年底对问题涉及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应整改落实的事项进行了回访,向市政府提交了《2015年度审计整改综合报告》和《2015年度领导批示落实情况报告》。截至今年4月底,整改责任单位制定整改措施100项,整改落实问题资金1104万元,市政府和有关单位采纳审计建议并出台制度30项。“五水共治”审计推动开展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集中整治和环境保护“督查+执法”专项行动,促进各镇(街道)给水站加强运营管理和内控制度建设。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存在的问题,市审计局发出预警函5份、意见建议函3份,提出意见建议31条,各相关单位都及时作出了回复,并落实了针对性的整改措施,扣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合同违约金共5.35万元,核减了虚报的工程款,对个别责任人员进行了追责处理。
二、2015年度本级预算执行总体评价
审计表明,2015年度本级预算执行总体良好,根据对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社会保障基金预算收支、其他资金收支和政府债务的审计,结果与财政报告反映一致。财经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有效应对各种困难挑战,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努力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提升税收征管服务和质量,努力克服税费征收压力增大的困难,促进各项收入稳定增长,我市(不含杭州湾新区)2015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77038万元,比上年增长2.0%。依法启动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工作,全面清理甄别政府存量债务,有效降低融资成本。
——大力推进经济转型。全年累计兑现一产扶持资金14700万元、二三产扶持资金48400万元,设立首期产业基金10000万元,投入人才发展资金4868万元,推进三次产业转型升级。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小微企业健康成长三年行动计划,累计减免税费115388万元,取消和暂缓征收1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对小微企业免征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共为企业和群众减负近千万元,办理出口退(免)税744998万元。
——民生支出得到较好保障。全年一般公共预算用于社保、就业、文教、卫生、生态等民生支出771077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2.7%。
——财政管理取得积极进展。开展“减员节支增效”工作,厉行节约,全年“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26.7%。稳步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探索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努力盘活存量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实行新一轮镇级财政体制,建立超收激励的体制机制,成立国有转贷公司并向镇级融资平台开放。
三、本级预算执行审计情况(略)
四、部门预算执行和“三公”经费审计情况(略)
五、国有企业审计情况(略)
六、其他财政财务审计和"五水共治"审计调查情况(略)
七、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情况(略)
八、审计移送的违纪违法问题情况和其他问题的处理情况(略)
九、审计意见建议
(一)进一步规范预算编制工作。严格按新预算法规定编制预算,加强预算审核和执行监管。优化预算安排,完善专项资金清单式管理。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对没有准备好的项目不安排预算,不断提高预算编制(追加)的科学性和精确性。
(二)进一步加强财政收支管理。加强涉税(费)信息分析,努力堵塞税费征收环节的漏洞,确保各项收入及时足额入库。各预算支出部门要严格预算执行,节减不必要的财政支出,规范公务支出公款消费行为。加强财政补助政策执行的监管力度,加强对财政补助类协会(学会)的管理,及时堵塞漏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建设单位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监管,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
(三)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建立健全财政资金管理制度,制订科学合理的银行存贷款计划,切实加强财政资金银行存款的保值增值工作。建立财政存量资金定期清理制度,及时盘活财政资金,提高财政管理绩效。
(四)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管理。市国资局和各业务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好各自的监管职责,加强对国有企业日常财务收支的监管,规范工资福利发放,杜绝出现违反八项规定的行为,做好资产资金的保值增值工作。
(五)进一步加强审计整改落实。认真贯彻执行《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审计整改落实工作的通知》,督促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承担起整改落实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对在规定期限内整改不到位、屡审屡犯的,要对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和有关责任人员进行约谈,并严格追责问责,切实维护审计严肃性和党委政府公信力。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我们将诚恳接受市人大常委会的指导和监督,按照市委的决策部署,依法履行好审计监督职责,为加快推进慈溪“二次创业”、早日实现“二次腾飞”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