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
2016-11-21 阅读: 566
  2016年9月20日在慈溪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二次会议上   市政府办公室主任 华家平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市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请予审议。   一、办理工作基本情况   今年交由政府系统办理的代表建议共226件,占交办建议总数的92.2%,内容涉及公共交通、民生保障、工业强市、生态环境、城市建设等,共有41家单位承担主办任务,59家单位参与协办。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指导和广大人大代表的关心支持下,各承办单位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建议办理工作,办结率为100%。其中,交办建议已解决或基本解决的为60件,占26.5%;已部分解决或列入计划将逐步解决的为133件,占58.8%;因条件、能力所限近期无法解决的为23件,占10.2%;留作工作参考10件,占4.4%。至8月底,已全部收到226件所办建议的代表反馈信息,其中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的为221件,占97.8%;表示不满意的为5件,占2.2%。对不满意件,市政府已责成相关部门重新办理。   二、办理工作主要做法   建议办理过程中,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将之作为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切实改善民生以及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直接体现,督促承办单位抓紧抓实,提高办理质量。主要做到了“四个注重”:   (一)注重加强领导,落实办理责任。对建议办理工作,施惠芳市长多次要求各承办单位高度重视,对市长领办件更亲力亲为,把关办理方案,参加办理协商会,审定建议答复稿。陈杰峰常务副市长年初召集会议进行具体部署,明确面商率、办结率“两个100%”,“一个月之内完成协办件答复、三个月之内完成主办件答复”的办理目标和时限要求,并带领相关承办单位上门与代表交流。其他分管副市长也多次专题研究、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推动建议办理落实。各承办单位认真落实职责,从速从紧行动,如市环保局、市卫生计生局等单位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办公室牵头协调、业务科室负责承办的责任体系,做到了定人、定责、定时限。   (二)注重流程制度,确保办理规范。市政府对建议办理流程严格要求,各承办单位认真落实了三项规范化制度:一是调查研究制度。各单位承办过程中注重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如市财政局深入企业、农村、社区,与企业代表、村民、有关专家进行座谈交流,倾听意见建议,努力使办理结果更加科学合理。二是面商沟通制度。各承办单位积极与人大代表沟通,有的由单位领导带队上门拜访,有的邀请代表面对面座谈交流,均落实了面商要求。如市公安局等单位采取事前、事中、事后“三次面商”,事前了解代表意图,事中征求办理意见,事后听取反馈建议,直至代表满意。三是规范答复制度。各承办单位严格按照《慈溪市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办法》,规范答复件制作。如市经信局、市交通运输局等单位,答复件由业务科室拟稿、办公室复核、分管领导审核,最后主要负责人签发,通过层层把关,确保答复内容既精准对口、又清楚明白,努力使代表对办理工作、办理结果“双满意”。   (三)注重协调联动,增强办理合力。在建议办理过程中,市政府加强协调督促,积极创新办法举措,推动办理工作扎实开展。一是创新交办模式。对个别综合性强、职能交叉、存在分歧的疑难交办件,今年探索了交办协商会制度。如对《关于建设市南部旅游区自行车慢行系统的建议》,由市府办副主任牵头,召集相关单位会诊会商,在此基础上确定主办、协办单位,促进了科学有效交办。二是加强跟踪督查。市政府督查室会同市人大代表工委,加强对办理工作的组织、督促和指导,通过编发办理情况通报、组织面谈答复会以及进行现场督查、进度提醒等方法,促使承办单位在时限内办理。三是强化对账考核。市政府办公室深化对建议办理过程和结果的考核,把认真调研、成效明显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引导承办单位提高办理质量。各承办单位也把建议办理工作纳入局机关考核对账内容,如市市场监管局、市国土资源局等单位,将“双满意”作为建议办理考核指标,定期开展对账考核。   (四)注重突出重点,提高办理实效。市政府把人大代表反映的事关我市“二次创业、二次腾飞”的热点问题及多年重复提出的民生难点问题作为办理重点,努力追求办理实效。如对《关于推动慈溪创客产业发展打造长三角“创客之城”的建议》,市政府全力打造环杭州湾创新中心,积极搭建优质众创空间平台,努力创建息壤创客小镇,同时通过召开座谈会、赴外考察等形式开展众创空间专项调研,拟出台众创空间建设实施意见及相关认定管理办法,代表对办理工作非常满意。如对《关于解决燃料锅炉热水供应点危害农村环境问题的建议》,今年2月市政府启动实施茶水供应点专项整治,全面清理淘汰以煤、工业废料、可燃垃圾等为燃料的茶水供应点,现已全部完成875台传统茶水锅炉拆除任务,重新布置了434个环保安全的茶水供应点,受到群众普遍欢迎。8件重点建议具体办理情况请详见附件。   三、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尽管今年建议办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客观上,一部分建议涉及上级法律政策规定,县(市)级政府以执行为主,突破难度大,只能积极向上反映;还有一部分建议非常具有远见性,基于目前的客观条件还难以落实。主观上,个别单位领导不够重视,办理力量不足,有的重程序、轻实效,有的甚至出现推诿现象;还有个别单位网上操作、答复件制作等还须规范,办理质量有待提高。针对以上问题,下步将采取以下三方面措施加以改进:   一是加强跟踪督促,落实办理承诺。对建议答复中承诺解决的问题,市政府将加强跟踪督查,督促承办单位兑现承诺;对列入计划解决的问题,当条件具备、时机成熟时,集中力量加以推进;对受客观条件或政策所限近期不能解决的问题,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代表谅解。   二是强化综合协调,加大办理力度。对个别重复提出、内容复杂、综合性强的建议,市政府将加强协调,重点督办;对市人大确认需要重新办理的建议,督促承办单位认真分析原因,进一步加大办理力度,按规定再次向人大代表答复,力求代表满意。   三是认真总结经验,提高办理水平。市政府办公室将组织各承办单位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并把一些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好做法予以推广。同时,将加强办理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政府系统办理建议的质量和水平。   附件   8件重点建议办理情况   一、关于加快发展民营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议(建议45号)   许映君代表从我市养老机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养老机构运行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业人员职业化、推进养医结合、引导规模经营等建议。该建议由施惠芳市长领办,具体办理情况如下:   一是加大建设力度。我市以“90-6-4-3”为养老服务发展战略目标,即90%的老年人由家庭成员提供赡养服务,社会提供养老服务;6%的老年人享受居家养老服务;4%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政府为3%的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补贴。2013起,我市每年都有养老工程建设列入市政府惠民实事工程。二是编制布点规划。编制《慈溪市养老设施布点规划》,明确市域养老设施布点及规模。成功引入北京“恭和苑”养老产业品牌并建成“慈溪恭和苑”,提供养老床位426张,填补了我市高端养老服务的空白。三是探索养医结合。从2014年起,我市积极探索养医结合模式。目前已探索形成养老机构开设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开设养老机构、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开展合作等养医融合模式。四是加强人才建设。积极与相关职业院校协商合作,开设养老护理培训课程。目前,我市已有技师级养老护理员7人,高级养老护理员190余人,中级养老护理员2人,初级养老护理员26人,在全省范围内处于领先位置。   二、关于推动慈溪创客产业发展打造长三角“创客之城”的建议(建议244号)   童建华等代表针对我市创客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了营造创业氛围、提升政府服务、引进优秀人才等建议。该建议由陈杰峰常务副市长领办,具体办理情况如下:   一是加快培育众创空间。我市计划培育发展一批孵化培育类、产业集聚类、服务延伸类及其他具有“慈溪特色”的众创空间,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给优秀众创空间提供奖励和补贴。二是引进优秀人才与优质项目。积极吸引上林英才、留学归国人员、科技人员、在外慈商赴慈创新创业,并解决好创客人才引进过程中的落户和住房问题。鼓励我市各类众创空间积极对接、引进、发展优质创业项目,按实际到位投资额的一定比例给予众创空间财政奖励。三是打造创业创新文化环境。举办中国(宁波)大学生创业大赛慈溪赛区初赛暨2016年“创业人杯”慈溪大学生创业大赛。发挥舆论宣传作用,结合“慈溪发布”、 “最慈溪”等微信公众号,大力倡导“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创业创新文化。四是提升创业创新政府服务。我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简化创业创新审批流程及相关税费减免手续,为创客人才创业创新提供便利。   三、关于解决当前中小企业发展困难的建议(建议62号)   徐建华代表针对我市部分中小企业发展困难现状,提出了引导企业自主创新、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搭建展销平台等建议。该建议由胡建国副市长领办,具体办理情况如下:   一是强化政策扶持引导。我市设立发明专利、科技型企业培育、科技工程、科技创新等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二是加强企业职工技能培训。“十二五”期间,全市共培训城乡劳动力98490人次,鉴定核发国家职业资格证书32695本,其中高级工及以上3683本,政府共投入职业技能培训资金9270.49万元。三是切实为企业减轻负担。今年我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推进实体经济稳增促调的实施意见》(慈政发〔2016〕23号),积极贯彻落实电价、气价、水价相关减负措施,以减轻企业负担。四是积极搭建展销平台。今年我市安排了60个重点支持的境内外国际展览,由市财政对展位费给予补助,推动中小企业走出国门。   四、关于建设慈溪诚信金融的建议(建议11号)   徐建宏代表针对我市部分企业破坏金融秩序、恶意逃废债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监管、严厉打击等建议。该建议由许文东副市长领办,具体办理情况如下:   一是成立专门机构。我市成立了市风险企业协调处置工作办公室(调处办),负责企业资金链、担保链风险化解和逃废债防范打击工作。二是严厉打击逃废债行为。自2013年下半年打击行动开展以来,已受理涉恶意逃废债务案(事)件18起,立案侦查1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人,其中刑事拘留7人,取保候审2人;进入最高法院网站失信被执行人名单3000多人,对100多个失信“老赖”企业主在政府户外电子屏幕公开曝光。三是综合防控逃废债行为。实施限制企业资产转让办法,企业在办理股权转让、房地产过户时,须事先通过市调处办征询银行意见,并对银行反馈有逃废债行为的企业和企业主暂停转让、过户办理。对列入逃废债预警名单的企业法人代表、实际控制人及其家庭成员采取限制出境等有效措施,严防其潜逃。   五、关于加大农业保险补偿力度的建议(建议193号)   罗国民代表针对农业生产易受灾害天气影响、农业保险额度较低等问题,提出了加大农业保险补偿力度的建议。该建议由王娇俐副市长领办,具体办理情况如下:   2006年至2015年,我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共投保152691户(次),投保金额29.58亿元,保费1.12亿元,累计理赔1.02亿元,取得了一定成效,深受广大农户欢迎。由于保险品种设定、保险条款设置、补助政策确定等相关规定均来自于宁波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协调小组及其办公室,我市自主权较小,目前正积极与宁波对接,争取更多支持。一是扩面提高赔付率。在财力允许情况下,尽可能地提高保额、降低投保门槛、降低理赔起赔点,扩大保险覆盖面,提高赔付率。二是拓展保险模式。积极推行农业互助保险,鼓励各商业保险公司开展农业商业保险。三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逐年加大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扶持力度,2014年预算安排950万元,2015年预算安排978万元,2016年预算安排1019万元。   六、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建议148号)   孙利群代表从白沙路街道西华头村的群众文化活动出发,分析了建设村级文化设施的必要性,提出了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增强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等建议。该建议由董维波副市长领办,具体办理情况如下:   一是落实财政扶持资金。市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文化发展资金,用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资金超过500万元。此外,从2015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经费288万元用于文化礼堂建设、运行补助。二是深化公共文化产品。2014年9月,我市着手构建慈溪市文化服务电子商务平台,尝试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侧改革,目前,慈溪市公共文化服务网已上传23个民间职业剧团的298个剧目、6个专业剧团的78个剧目和11个舞台设备租赁套餐供基层点购。三是加强基层公共文化队伍打造。依托每年综合文化站站长、图书管理员、体育社会指导员等各类基层文化干部培训,以及“百姓课堂”基层文艺骨干培训等载体,大力开展各类培训,同时通过开展“基层文化走亲”活动,为基层文艺骨干提供展示的平台和交流的机会。   七、关于做好我市截污纳管工作的建议(建议33号)   沈信源代表针对我市污水管网运行管理出现的超标污水冲击、雨污混接、管理衔接不到位等问题,提出了打击超标排放、加强“雨污混接”管网排查整改、构建规范化管理体系等三方面建议。该建议由马焕勇副市长领办,具体办理情况如下:   我市大力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截污纳管三年行动计划,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完成排水户接纳8000余家,日污水处理量达18万吨,为我市的五水共治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扎实推进污水纳管和超标排放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超标排放行为,大力推进截污纳管工作,建立排水户分类分级管理制度,完善排水监管档案,督促企业认真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确保污水达标排放。二是加强管网雨污分流排查整改。积极开展雨污分流改造工作,今年计划实施市政污水管线30公里以上,同时做好市域管网的疏通修复,目前已完成12年底前建成500多公里污水管网排查、疏通和修复工作。今年计划完成东部中横线主管网的疏通、检测和修复工作。三是构建规范化的排水运行管理体系。进一步理顺排水管理体制,完善排水应急预案,推进信息化管理,初步建立全市污水处理系统动态地理信息系统,为管网建设维护、污水调度、排水户监管做好基础性资料。   八、关于发挥沿山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休闲旅游的建议(建议116号)   俞黎明代表针对我市南部沿山地区的休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了以横河为重心打造南部山区乡村休闲旅游基地的优势条件和薄弱环节,提出了加强政策扶持、打造旅游品牌、加强山区道路改造等三方面建议。该建议由时任副市长的谢国仪同志领办,具体办理情况如下:   我市自2012年启动南部沿山精品线建设以来,初步形成了一带三区多点的旅游空间格局。横河区块作为南部沿山精品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旅游稳步发展,大山村、梅湖村被评为宁波市农家乐特色村、大山露营基地被评为宁波市级专项旅游休闲基地,朕嘉休闲农庄为宁波市农家乐示范点。为进一步推进横河镇休闲旅游业发展,将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一是谋划设立横河汉文化旅游区,与东部达蓬山徐福文化旅游区、中部鸣鹤古镇上林湖越窑文化旅游区一起构成完整的沿山文化旅游线。二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加大市旅游产业资金、市文化产业发展资金对南部山区文化旅游发展的扶持力度,合力解决产业发展制约瓶颈。三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力争于2019年全线贯通胜陆公路,加快横河区块旅游厕所、停车场、游客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2至3条登山健身步道。四是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做深做精杨梅旅游文化,挖掘孙家境祠堂、童岙遗址等文化旅游产品,形成横河镇一日游、汉文化主题游、亲子采摘主题游等特色旅游线路。
版权所有 : 慈溪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Copyright 2018 CIXIRD.GOV.CN
主办单位: 慈溪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 0574-63980926 地址 : 慈溪市行政中心
ICP备案 : 浙ICP备18037320号-1 建议使用IE8及以上版本IE浏览器, 1366*768以上分辨率 技术支持: 谷多网络
您是第2032408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