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慈溪市山下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编制情况的报告
2018-03-22 阅读: 544
  2017年12月11日在慈溪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上   市规划局局长 毛群谊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2015年12月龙山镇山下村被评为第三批“宁波市历史文化名村”,2016年7月被评为“浙江省第五批历史文化名村”,根据省、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相关规定,为了有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及其历史环境,延续村庄传统格局和风貌,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和村庄持续发展的双赢,市政府组织编制了该《规划》。现将《规划》编制情况和主要内容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如下:   一、规划编制过程   《规划》于2016年7月由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着手编制,2016年10月形成初步成果,期间多次与各相关部门、镇村讨论交流并进行阶段性汇报,根据讨论意见修改完善形成初步成果。2016年11月规划通过市相关职能部门的技术会审。2016年12月规划通过宁波市相关职能部门、专家的技术审查,并根据意见修改完善了规划成果。2017年3月分别在慈溪日报和慈溪市规划局网站进行了规划公示,公示期间未收到相关意见和建议。2017年3月提交市城乡规划委员会2017年第一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   二、规划主要内容   1.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原则上与山下村村域范围一致,综合考虑文保单位、文保点、历史建筑、重要历史环境要素布局划定规划范围,包括山脚下、山下、后陈、作坊四个自然村以及原三塘横江拓宽拆迁安置区、伏龙路沿线建筑,共60.94公顷。   规划期限为2016——2030年,其中近期2016——2020年;远期2021——2030年。   2.保护主题和保护等级范围   (1)保护主题   古航道上的商帮文化名村   千年孤山下的民国风情博物馆   (2)保护等级范围及要求   将历史遗产连续集中的区域划为核心保护范围,包括虞氏旧宅、树滋堂、万顺酱园、继勤堂等文保单位、文保点,共计6.03公顷;在文保单位、文保点核心保护范围外,根据文保等级、周边情况以及文保要求等因素划定10-50米范围的建设控制地带,面积约15.99公顷;环境协调区东北、西北以村域范围线为界,西南以三塘横江及虞母亭花园、虞母河为界,东南以镇龙浦为界。   ①核心保护范围:对划入核心保护范围的地段,要求确保此范围内的建筑物、街巷及环境不受破坏,不得进行除保护规划确定以外的新建或扩建活动,不得进行除古建筑修缮、必要的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之外的建设活动。现有损害古村风貌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应予以拆除或改造。   ②建设控制地带:保护整体风貌以及周边环境及视觉景观,控制引导建筑风格,有选择地适当恢复历史建筑。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内的空地,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日照间距的前提下,可进行翻建、插建、新建等建设活动。   ③环境协调区:保护并强化环境协调区的建设控制,规划进行控制性保护。   3.古村保护规划   (1)文物古迹保护规划   山下村有一处国家重点文保单位(龙山虞氏旧宅建筑群)、两处浙江省文保单位(龙山抗战碉堡群、伏龙山摩崖石刻)、三处慈溪市文保单位(万顺酱园、刺史桥、虞洽卿墓)、三处慈溪市文保点(继勤堂、虞母亭、伏龙寺莲花池)等。另外继勤堂现状为慈溪市文保点,规划通过修缮推荐其成为慈溪市文保单位,推荐树滋堂为慈溪市文保点。   规划从传统风貌建筑中筛选出山下小学、二房堂前、新昌隆路商铺、虞寅生家宅、虞民德家宅、虞金钿家宅六处具有代表性及历史内涵的建筑推荐为历史建筑。   规划明确了保护单位、文保点的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以及文保单位保护、文保点保护与修缮、历史建筑修缮的具体措施。   (2)建筑保护与整治模式规划   对古村内的建(构)筑物提出分级保护和整治的方式措施,主要有保护、修缮、改善、保留、整治、拆除。   (3)历史环境要素保护   保护老镇龙浦古航道、虞母河,保护泰平桥、众安桥、万年桥、刺史桥、虞母桥5座古桥,保护29棵古树,码头。保护伏龙山上虞洽卿墓园、莲花池、刺史桥、千丈岩、蛇打滚、摩崖石刻等古迹。   4.古村发展规划   (1)发展规模   人口规模4600人左右。用地规模41.94公顷。   (2)空间规划   ①空间结构规划   规划构建“一心两轴、一环多区”的空间结构。   “一心”:即由虞氏旧宅、游客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构成的公共中心。   “两轴”:即古航道和古街构成的两条核心风貌轴。   “一环”:即由伏龙路、横七路、环西路构成的外部交通环。   “多区”:即公共及旅游服务区、古村复合居住区、风貌协调居住区、综合商住区、自然风貌区、居住区、伏龙山景区旅游服务区等功能片区。   ②高度控制规划   文保单位、文保点、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维持原有建筑高度。   控高二层区域:即古村建设控制地带,建筑高度控制为二层及二层以下的坡屋顶建筑。   (3)道路交通规划   ①对外交通--外部交通的可达性   伏龙路、横七路、横五路、环西路。   ②内部交通组织--内部交通的可游性   由车行道路和步行道路组成。其中车行道路包括环西路、军公路、洽卿路、马路墩路、新昌隆路等,步行道以现状巷弄为基础。   ③停车场(位)   规划共设置2处公共停车场,同时结合道路、开放空间设置多处停车位。   (4)旅游发展规划   ①旅游空间发展格局   规划形成“两心、三轴、三组团、多点”旅游空间格局。   ②旅游线路   规划在古村布置古航道特色水街体验游、民国风情观光体验游、商帮文化休闲游、小火车特色观光游四条特色旅游线路。   三、规划实施   近期建设规划(2016——2020年)   对继勤堂、树滋堂、万顺酱园等文保单位、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进行修缮、改善;对新昌隆路进行综合整治;对老镇龙浦进行修缮、整治;完善游客服务中心、旅游集散广场、生态停车场的建设;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全面启动山下古村旅游开发,提升旅游服务功能和接待水平,打响旅游品牌等18个重要项目。
版权所有 : 慈溪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Copyright 2018 CIXIRD.GOV.CN
主办单位: 慈溪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 0574-63980926 地址 : 慈溪市行政中心
ICP备案 : 浙ICP备18037320号-1 建议使用IE8及以上版本IE浏览器, 1366*768以上分辨率 技术支持: 谷多网络
您是第1867246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