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人民政府关于我市“五水共治”工作情况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
2018-05-28 阅读: 683
  市人大常委会:   2017年11月21日,市人大常委会根据“五水共治”专题询问,结合我市当前“五水共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七方面的工作意见。对此,市政府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会议进行研究,明确对应举措,分解落实责任,提高“五水共治”工作水平。现将有关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注重源头截污,助推“污水零直排区”创建。一是深入推进雨污分流改造与截污纳管。结合“污水零直排区”建设,2018—2021年,我市计划每年新建污水管网25公里以上,总计新建污水管网100公里以上,总投资达2.8亿元,我市污水管网将覆盖所有工业园区(集聚区)、建成区、中心村。今年重点对各镇(街道)农村生活污水接纳主干管和分散工业区实施截污纳管,大力推进中心城区老小区雨污分流工作,对纳管条件不完善、雨污分流困难的城中村因地制宜推广沿河截污工程项目,力争8个以上镇(街道)完成“污水零直排区”创建。至2019年,全市基本建成“污水零直排区”,实现“晴天无排水,污水不入河”。二是促进农村生活污水非纳管处理提质增效。强化已验收项目运维管理,积极推进第三方市场化长效运营模式,委托第三方专业公司,对各镇(街道)非纳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开展“体检式”检查,将设施老化比较严重、运行效果不够理想的非纳管处理项目列入改造提升计划,确保农村污水治理取得实效。同时把握时间节点,加快未验收的12个非纳管项目设施改造、验收进度。三是健全河长制巡查、监管、考核机制。创新“信息化管河、智慧化护河、常态化巡河”工作,充分运用宁波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实时监督各级河长日常巡河情况。深化河长制实体化运作,借助天网工程“大数据”管理平台,构建市级河长制实体化运作系统,着力打造慈溪河长制管理升级版。进一步完善河长制管理责任追究和工作考核机制,对因履职不到位,导致河道大面积发黑发臭、被省市媒体曝光的河长,由纪检部门进行执纪问责。   二、注重管理机制创新,加强生产废水废土管控。一是科学推进企业排污“门户管理”扩面。加快全市重点排水企业的“门户管理”建设,实时监控企业排污超标状况,确保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在去年龙山15家企业“门户管理”试点基础上,基本制定完成门户管理扩面方案,确定70家工业企业和畜禽养殖场为东部污水厂区域实施“门户管理”对象,计划9月底完成;北部污水厂区域重点排水大户“门户管理”工作计划12月底完成,东部、北部共计135家,实现涉水环保重点监管企业及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全覆盖,2018年投资约2400万元。同时,做好其他区域相关镇、开发区重点排水大户排摸和信息核对工作,为确定“门户管理”实施对象做好准备。二是强化污泥处置和监督管理。强化产废企业日常监管,加大非法处置污泥行为的打击力度,2017年累计检查相关企业100余家次,督促指导企业按规定要求做好固废处置利用工作。同时,创新危险工业污泥收集、转运、暂存试点工作,通过第三方公司向产废企业提供内部危废分类、收集、暂存、预处理、申报等专业化延伸服务,达到更好的监管效果。努力拓展污泥处置渠道,切实解决污泥出路问题,目前慈溪市龙腾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污泥综合利用制砖项目已通过第一阶段验收正式投产,慈溪市胜威建材有限公司年处理9万吨淤泥综合利用制砖生产线技改项目已通过环评审批,计划2018年开工建设。   三、注重基础设施保障,提高供水和污水处理能力。一是扎实推进市域范围供水一体化。通过加快境外引水、城镇水厂改扩建、城乡管网联网工程,供水能力快速提升,城乡供水保障体系逐步建立。为加快城乡一体化供水管网建设,避免同区域重复建设供水管网,结合城南水厂和宁波到杭州湾引水工程的实施,逐步将东南部水厂进行整合,由水务集团统一管理,建立水务集团、自来水有限公司、乡镇给水站三级运营管理体系。计划2018年编制完成《慈溪市市域供水一体化工作方案》,2019年开始实施各水厂管网互联互通工程,至2020年末将所有镇水厂进行整合,全面建立供水城乡一体化的管理体系。二是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和新建改造。制定《慈溪市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及提标改造行动计划》,优化市域污水处理厂布局,新建周巷污水处理厂,一期规模4万吨/日,总投资约3亿元,2018年年初开工,2019年建成投用;中东部污水处理厂(一期4万吨/日)(观海卫)规划选址正在在逐步落实中;东部污水厂扩建工程(5万吨/日)计划2018年建成投用。教场山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已拟订方案,计划2018年完成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东部污水处理厂2020年完成出水类四类提标改造,北部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2018年完成前期工作,目标到2020年全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全面执行类四类标准。   四、注重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扩大餐厨垃圾收运范围。充分发挥消纳设施效用,计划2018年底前将全市尚未进行餐厨垃圾统一收运的12个镇纳入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处理体系。同时加强对餐厨垃圾处理BOT项目的运营监管,不断提高日无害化处理能力,确保项目平稳运行,污染物排放达标。   五、注重执法力度强化,实行最严格水资源保护。一是持续推进无违建河创建。加大主干河道特别是穿镇段河道两侧涉水违建拆除力度,2017年深入推进镇(街道)二、三类河道“无违建河”创建工作,共完成185条二类河道、616条三类河道创建,拆除涉水违章面积7.34万平方米,目前二、三类河道已累计完成创建任务的87%和44%。2018年在基本完成市级河长制河道两侧“无违建河”创建的基础上,开展“美丽河岸”专项整治行动,通过集中整治,完成中心城区或规划建城区范围内的穿镇段所有一类河道和二类河道总条数20%的拆违任务,2019年完成余下的80%二类河道拆违任务,确保河岸无违章,单侧以上道路畅通、美丽绿化。同时将专项整治行动列入2018年度“五水共治”工作镇(街道)党政一把手目标绩效考核和“三改一拆”工作镇(街道)目标绩效考核。二是规范河道水、地下水的取用。加大查处擅自取用河道水、违法开采地下水等力度,严格检查取水计量设施运行质量,严厉查处非法取水黑户,2017年对全市24家在册取水户开展3次排查,累计调查涉嫌非法取水的未在册企业16家,其中立案查处4家,共收缴罚款14万元。提高水资源管理能力和取水监控能力,对在册年取水量5万方以上取水户完成实时监控系统安装工作,并接入省水资源综合管理系统,实现在线监控。摸清底数明细,全面开展工商企业在河道(地下水)取水的取水口、取水规模、审批情况调查,计划2018年3月底前率先完成市域内全部河道及饮用水源取用水情况的排查调查,并对发现的问题依法作出处置。   六、注重日常监督管理,巩固提升农林整治成效。一是全面开展畜禽养殖场专项整治。依法划定畜禽禁养区和限养区,全面推进畜禽养殖场政策性关拆、生态化治理,累计关闭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1911家,实施“一场一策”生态化治理73家,全市生猪存栏500头以上规模化养殖比重达97.1%,猪、牛、禽规模养殖场生态化治理达标率100%。鼓励和引导畜禽养殖场改造提升,改进养殖模式,新创建省级美丽生态牧场7家。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监管工作的通知》,完善长效监管制度,构建巡查、督查和执法联动机制,建立以镇、街道为主体,市、镇、村三级畜禽养殖污染线下网格化巡查网,落实在线监控,特别是对纳管养殖场的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进行重点检查。同时不定期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加大养殖场不达标排放废弃物等行为打击力度。二是切实加大饮用水水源植被保护力度。不断提高林业标准化生产的覆盖面,积极推广杨梅混种、园地生草等杨梅生态栽培技术和果蝇性诱剂、杀虫灯等绿色防控、测土配方等农药化肥减量控害技术以及机械割草技术,禁止全垦种植和坡度大于25°的山林种植杨梅等树种。加大对不种经济林的生态补偿力度,提升森林植被质量和生态涵养能力。加强护林队伍建设,严格落实护林员的工作职责和考核奖惩制度。加大涉林专项执法,突出林地征占用批后监管,对涉林违法犯罪行为,做到有案必查、有案必究。加强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和农业生态建设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增强农业主体和社会公众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大力宣传杨梅纯林增加和植被破坏的危害性,增强梅农生态保护的自觉意识。   七、注重产业结构优化,逐步减少污染源头。以产业规划为引领,提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建设慈溪实施方案》,编制完成多个专项试点实施方案,全面推进我市产业转型升级。明确产业政策导向,重点培育发展智能装备、新材料、生命健康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提升发展家用电器、机械基础件、汽车零部件三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坚决淘汰上级明令禁止和淘汰的落后产能(设备),鼓励引导企业自主淘汰相对落后产能(设备),推动企业主动腾土地、腾能源、腾环境空间,2017年淘汰6.2万吨产能化纤生产线,腾出用能空间1万吨标煤,整治、淘汰“低小散”企业(作坊)2480家。2018年—2020年,每个镇(街道、工业区)根据各自产业特点及存在的突出隐患,按照先重点行业、后一般行业的时序安排,每年实施1个以上块状传统产业整治提升项目并滚动推进。每年整治、淘汰“四无”(无证无照、无安全保障、无合法场所、无环保措施)企业(作坊)2000家以上。力争至2020年,全市块状传统产业得到有效整治、提升,“四无”问题企业(作坊)明显减少,实现小微企业园镇级全覆盖,创建一批产业创新综合体和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村庄试点,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升,生产生活环境有效改善。   特此报告。
版权所有 : 慈溪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Copyright 2018 CIXIRD.GOV.CN
主办单位: 慈溪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 0574-63980926 地址 : 慈溪市行政中心
ICP备案 : 浙ICP备18037320号-1 建议使用IE8及以上版本IE浏览器, 1366*768以上分辨率 技术支持: 谷多网络
您是第1867225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