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人民政府关于2017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
2018-09-26 阅读: 1290
  市人大常委会:   今年3月22日,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慈溪市2017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提出了四方面审议意见和八个具体问题。对于上述意见和具体问题,市政府进行了认真研究分析,并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分解落实任务,明确工作措施,全力抓好审议意见的落实。现将研究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关于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方面   (一)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全国、省以及宁波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环保工作放入重要议程,强化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建立季度研究分析、过程督查、年终考核的工作推进机制。   (二)树立环保为民的发展理念。顺应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需要,以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为契机,组织实施喷涂漆、橡胶等群众关注涉气污染行业整治,加快推进周巷污水处理厂建设、东部污水处理厂提质扩容等重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环境问题。同时,环保监管进一步向基层延伸,新设立浒山、逍林和坎墩环保分局,实现全市环保分局全覆盖。今年以来,已调处各类环境信访1746件,关闭取缔污染企业118家。   (三)严格落实环境质量报告制度。严格履行法定义务,向市人大常委会或市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年度环境状态和环境目标完成情况;推进镇级政府自觉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主动接受同级人大监督,出台《慈溪市镇(街道)生态环境状况报告制度实施办法》(慈政办发〔2018〕37号),今年确定龙山等9个镇(街道)进行试点,下步将在全市全面推广实施。   二、关于进一步突出问题导向,提高环境保护水平方面   围绕建设高水平高质量的生态文明,进一步改善我市生态环境质量,今年,市政府坚持以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为抓手,结合“蓝天保卫战、城市黑臭水体、饮用水水源地、清废2018”等专项督查行动迎检工作,突出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制定治水、治气、治土攻坚行动计划,强化污染行业整治。今年上半年,全市大气质量保持稳定,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131天,与去年同期持平;水库全部达标,河道水质稳中好转,实现剿劣水体不反弹,水质达标率比例上升5%。治水方面:巩固治污剿劣成效,严防黑臭水体反弹,制定13个县控以上断面水质提升达标方案,加快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创建,今年力争8个以上镇(街道)完成创建任务;启动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编制,着力推进全域性、流域性水生态修复。继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今年计划实施项目64个,总投资概算2.75亿元,建设规模为13625户。推进“门户管理”扩面工作,今年计划扩面135家,目前东部地区确定的70家企业已启动建设,其中27家已完成土建,中、西部建设名单已经确定,正在编制方案。治气方面:在全面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计划的同时,制定实施《慈溪市城区大气环境质量保障方案》,建立巡查和督查机制,重点防控建筑工地、餐饮、工业企业等污染源。开展新一轮“低小散”块状行业整治,制定三年专项实施方案,明确2018年-2020年每个镇(街道、工业区)每年实施1个以上块状传统产业整治提升项目,每年整治、淘汰“低小散”企业(作坊)2000家以上。今年上半年,已淘汰“低小散”企业1127家,规范提升企业450余家。治土方面:按照国务院、省、宁波市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制定印发《慈溪市土壤污染防治2018年工作计划》,重点做好农用地、工业用地土壤样品基础调查和结果运用划定土壤质量类别等基础工作。目前,已完成农用地土壤样品采集工作,共采集表层土壤样品313个,农产品样品25个,预计8月底前完成实验室检测;年底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基础信息调查、风险筛查、编制采样方案。固废处置方面:持续推进城市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健全完善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制定落实相关配套政策。加大固废违法行为执法监管力度,进一步深化固废乱倾倒、乱堆放排查清理专项行动,严防、严惩跨区域非法转移处置固废的违法行为。强化宣传教育,提升群众生活垃圾分类意识和知识。力争至今年年底,中心城区居住小区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50%。着力提升我市危废处置能力,今年实施4个危废处置项目。完成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转运试点单位招投标工作,计划年底前完成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将有效解决我市小微企业危废点多、量少处置难问题。着手开展新固废填埋场选址,尽快启动项目建设,并加快中科众茂环保热电有限公司炉排炉改造工程,力争10月底前完成炉排炉改造;同时,着手启动中科众茂环保热电有限公司过渡性应急焚烧方案和焚烧扩建项目,进一步扩大垃圾焚烧处置能力。   三、关于进一步健全机制体制,夯实环境保护责任方面   (一)强化环境目标考核。以绿色发展为导向,进一步完善“党政同责”生态保护目标考核机制,突出经济质量和环境质量协同发展,首次将环境质量改善纳入镇(街道)目标管理考核。   (二)完善长效监管机制。制定出台《美丽慈溪建设全民参与环保长效管理实施方案》,构建“投诉受理、整改销号、倒查问责”的闭环体系,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提高环保投诉举报的处理效率。同时,成立由环保部门牵头,住建、综合执法、水治办等部门组成的污染防治工作组,建立督查机制,开展联合督查,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三)持续保持执法高压态势。今年5月驻市环保局检察官工作室正式揭牌,实现公检法驻环保局全覆盖,通过环保违法信息共享、提前介入和联席会议制度,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今年以来我市共立案76起,取缔企业118家,查封扣押10起,移送公安案件6起,刑事拘留12人,行政拘留1人,数量居宁波前列。   四、关于进一步加强舆论引导,营造环境保护氛围方面   科学制定年度环境保护宣传计划,依托《慈溪日报》、“两微”等平台,加强正面宣传和违法曝光力度;组织开展6.5世界环境日“美丽中国,我行动者”、“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共建美丽幸福慈溪”国策宣传等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大力宣传生态环保相关法律法规和我市工作成果;推进校园环保教育工作,布置“智慧绿芽”环保法宣传长廊、最美法制文化宣传角,搭建环保与教育“零距离”沟通桥梁,切实提高中小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公开群众举报监督电话,主动加强与新闻媒体沟通对接,创造浓厚的社会监督氛围,形成生态文明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版权所有 : 慈溪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Copyright 2018 CIXIRD.GOV.CN
主办单位: 慈溪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 0574-63980926 地址 : 慈溪市行政中心
ICP备案 : 浙ICP备18037320号-1 建议使用IE8及以上版本IE浏览器, 1366*768以上分辨率 技术支持: 谷多网络
您是第1866569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