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城乡空间布局 打造活力中心城区
2017-02-11 阅读: 1045

    费鉴龙 市人大代表、鸣山社区居民

  近年来,我市中心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加快,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但是中心城区仍存在不少危旧住宅小区。这些小区房屋老旧,排水设施滞后,一遇到台风或大暴雨,道路总是被淹,居住条件相对比较差。实施危旧房改造是惠及百姓的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有利于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有利于加快城市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美丽乡村的建设。所以,要把危旧房小区改造作为我市重大民生发展工程来抓。

  危旧房改造,首先要建立多元化的资金体系,解决融资难的问题。要紧紧抓住当前中央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支持的有利时机,争取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更大的支持。要积极构建融资平台,进一步拓展融资渠道,大力开展与国开行等多家银行合作,着力解决建设资金不足问题。

  其次是建立快捷化的联合办公体系,解决协调难的问题。危旧房改造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建立和发挥我市危旧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协调联动机制,实行定期召开会议解决难题,统筹协调危旧房改造的各项工作。要提前制定年度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有针对性进行政策指导和咨询服务,并会同国土、建设等部门联合办公,建立健全“绿色审批通道”,精简合并办理手续,提高工作效率。 

  最后,建立科学的城市总体规划体系,坚持适度性和超前性相统一,解决特色少的问题。坚持先做环境,再做商业,后做住宅,鼓励拆旧透绿,优先安排提升城区周边环境的改造项目。把改善人居环境与解决居民就业、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经济可持续增长有机结合,把危旧房改造过程变成城市经济结构调整和新型社区建设的过程,形成新区、新城、新产业。

  加强城市管理

  提升城市品质

  罗夏芬 市人大代表、浒西社区党总支书记

  城市管理与民生环境密切相关。近年来,我市积极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实行专项整治,中心城区城市管理水平、城市形象明显提升,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随着群众要求不断提高,当前城市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差距和不足,主要体现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公共服务需求急剧增长,与中心城区基础设施不完善、公共产品供给不足、资源低效利用、管理方式滞后的矛盾。

  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就要建立和完善现代化城市综合管理体制。建议政府要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提升街道、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权限。同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城市管理的法规体系,实现城市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深入开展城市亮化、绿化和美化工作。

  拓展老城区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坚持多拆少建、只拆不建、拆旧还绿的原则,充分考虑加强老城区内配套设施建设,合理配置停车设施、绿化健身设施,完善城市功能。着重考虑文化及体育活动场馆等的建设,如羽毛球场、乒乓球馆、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中心、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等。加快“城中村”改造,加大背街小巷提质改造、老旧小区整治力度,强化主要道路和重点区域市容市貌管理,不断提升环境质量水平。

  注重社区建设,建设一批现代化样板社区。随着城市管理水平提高,要及时调整社区设置,完善社区管理体制,充实社区管理力量,强化社区服务职能。各类小区要高度重视各类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有条件的小区都要配置公共会所、市民学校、学前教育、文化娱乐等公共配套设施,使居住环境品质达到最佳状态,增进市民的温馨感和幸福度。

  市民应成为城市管理的主体。要提高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增进市民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上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管理权,让更多的市民参与到城市的管理工作中来。

  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实施梳理式改造

  孙利群 市人大代表、西华头村党委书记

  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今后五年要建设创新活力之城美丽幸福慈溪的目标,而农村环境整治是其中的重要一环。这些年来,作为新型城市化建设的主战场,白沙路街道实施了多个市级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为城区面貌的日新月异提供了助力。但辖区仍有一些村存在环境卫生脏乱差、违章搭建等现象。

  要推动美丽乡村的建设,就要实施村庄梳理式改造。白沙路街道在推动村庄梳理式改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政策补助问题。由于村庄梳理式改造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目前我市相关部门没有把中心城区街道城中村梳理式改造列入政策补助范围,而街道财政日益紧张,无法承担巨大的资金投入。二是区块规划问题。当前街道范围内的城市建设完全由市级相关部门进行规划,但缺乏对村级的建设规划,影响村庄梳理式改造,也可能造成资金的浪费。

  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加大财政补助力度。按照市委关于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大力实施农村“安居宜居美居”行动以及分类推进美丽宜居村、美丽乡村示范村和美丽乡村风景线建设的工作部署及对小城镇整治的补助政策,将街道列入小城镇整治补助范围,从而为推动改造工作提供资金保障;完善规划编制。进一步完善对白沙路街道的规划编制工作,市级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村级建设规划的指导和帮助,对暂不纳入拆迁范围的城中村实施梳理式改造;加快改造进度。在推进村庄梳理式改造时,要结合小城镇整治、“五水共治”、“三改一拆”、“两路两侧”等工作,集中人力、财力、物力整治提升农村道路、河道、庭院、房屋立面及其它基础设施建设,力争通过三年努力打造一批美丽乡村合格村、精品村和示范村。

  因地制宜

  加快城中村改造

  沈钱 市人大代表、市信跃电器有限公司职工

  在城市的建设和扩张过程中,城中村“脏乱差”的问题已成为制约城市有序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虽然我市在城中村改造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努力,但从当前城中村的现状来看,仍难以统筹性、系统性地解决城中村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村庄建设缺少系统性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违法建筑较为普遍,居住环境差,难以让群众满意,群众对城中村改造的呼声十分强烈。加快城中村改造势在必行,这样才能深入推进创新活力之城美丽幸福慈溪的建设。

  为顺利推进城中村改造,就要因地制宜,根据具体问题对症下药。具体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结合重点项目抓改造。建议把城中村改造与市级重点项目有机结合、有序推进。以古塘街道太屺村为例,该村新城大道东侧区域,可结合新城河区块一期配套项目市政道路工程予以改造;立足民生需求抓改造。鉴于城中村村庄格局乱、安全隐患多、社会治理矛盾多、群众怨言多等现实情况,建议从整治隐患、化解矛盾、服务民生的高度出发,统筹推进“城中村”梳理改造。如以太屺村新城大道西侧区域为例,存在村级农贸市场、待改造工业用地以及五灶江等“五水共治”中压力较大的重点河道,为此,建议根据民生需求,分区块逐步实施改造;加大政策扶持抓改造。城中村改造,是一项既利于城市发展,又利于基层群众的实事工程。建议根据城中村改造的条件成熟程度以及改造投入情况,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政策扶持措施,切实推进改造工作的开展。建议尽快针对一些条件成熟的城中村,制订出台相应的改造扶持政策,并在改造中适当予以财政资金补助。

版权所有 : 慈溪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Copyright 2018 CIXIRD.GOV.CN
主办单位: 慈溪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 0574-63980926 地址 : 慈溪市行政中心
ICP备案 : 浙ICP备18037320号-1 建议使用IE8及以上版本IE浏览器, 1366*768以上分辨率 技术支持: 谷多网络
您是第1867628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