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项敏同志在参加第四代表团(观海卫、附海组)集中审议时指出,以治水为生态文明建设突破口,不断开创慈溪绿色发展新局面,全力争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张炳华、龚建长、沈小贤、黄伟国等同志参加审议。
在审议讨论中,与会代表充分肯定了项敏代市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认为总结工作实事求是、明确目标催人奋进、部署任务切实可行。代表们还分别围绕生态治理、实体经济、工业转型、环境卫生、电商发展、村级经济等提出了各自的意见和建议。
项敏在认真听取发言后表示,对大家提出的真知灼见将认真研究、分类疏理,在今后工作中加以借鉴和吸收,努力把政府工作做得更好、让群众更满意。对因条件所限,短期内难以办到的一些事项,也会努力创造条件,力所能及地逐步解决、逐步改进。
项敏在审议时指出,当前,水环境已经成为我市生态环境中的最大短板,必须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努力实现“三个转变”:要从“清三河”治标向“提水质”治本转变。过去三年,我市对排摸出来的204条“三河”进行全面治理,使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但河道水质反复性、反弹性和不确定性仍然较大,改善水质还面临较大压力。今后三年治水工作的重心在于“提水质”,要全面恢复水体生机活力。从“单一治理”向“系统治理”转变。把治水工程与产业转型升级、城镇建设、基本农田改造、旅游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结合起来,狠抓工业污染防治、加强城镇污水治理、强化农业农村污水治理、加快修复水生态系统,不断巩固水环境治理基础。从“短期见效”向“常态长效”转变。必须注重常态长效,强化制度治水,强化“河长”制、市场化、督查考核、执法监督、全民参与五大保障机制。代表们还分别围绕生态治理、实体经济、工业转型、环境卫生、电商发展、村级经济等提出了各自的意见和建议。
项敏在认真听取发言后表示,对大家提出的真知灼见将认真研究、分类梳理,在今后工作中加以借鉴和吸收,努力把政府工作做得更好、让群众更满意。对因条件所限,短期内难以办到的一些事项,也会努力创造条件,力所能及地逐步解决、逐步改进。
项敏在审议时指出,当前,水环境已经成为我市生态环境中的最大短板,必须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努力实现“三个转变”:要从“清三河”治标向“提水质”治本转变。过去三年,我市对排摸出来的204条“三河”进行全面治理,使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但河道水质反复性、反弹性和不确定性仍然较大,改善水质还面临较大压力。今后三年治水工作的重心在于“提水质”,要全面恢复水体生机活力。从“单一治理”向“系统治理”转变。把治水工程与产业转型升级、城镇建设、基本农田改造、旅游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结合起来,狠抓工业污染防治、加强城镇污水治理、强化农业农村污水治理、加快修复水生态系统,不断巩固水环境治理基础。从“短期见效”向“常态长效”转变。必须注重常态长效,强化制度治水,强化“河长”制、市场化、督查考核、执法监督、全民参与五大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