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为食品安全建言献策
人大代表成央珍:
把住农产品质量关
让百姓吃得更踏实
“平时去超市、菜市买菜,时常会买到一些外表非常好看但是里面都烂掉的土豆,这样的蔬菜怎么能让老百姓放心去吃呢?”成央珍说,食品安全问题在当下是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购买的蔬菜、肉禽产自哪里?蔬菜中农药残留是否过量?我们平时吃的肉类、海鲜的质量是否达标?这些食品安全问题让很多市民非常不安。
“老百姓每天要吃东西,吃的源头在农产品。”农产品质量关系到千家万户的饮食安全,只有保证农产品生产环节、加工环节、销售环节层层把关,才能让老百姓吃得更踏实。一方面,政府应该建立从源头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制度,协调各部门完善监管体制,对违规生产的食品及当事者严惩严罚,另一方面,要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农产品生产和加工质量标准,提高食品销售的市场准入门槛。农产品生产企业要落实责任,做到每个环节不出问题,可以为农产品建立一个生产档案,如使用农业投入品的名称、来源、用量和使用、停用日期;动物疫病、植物虫草害的防治;收获、屠宰或捕捞的日期;出售产品的数量、时间和流向等。
(记者叶锡挺整理)
人大代表徐建宏:
监管“一条龙”
把食品安全问题
消灭在源头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老百姓的身体健康,不过最近几年,食品安全频频出现问题,食品安全频发与当前监管的不明确有一定的关系,“多头管到最后是无头管”,徐建宏说,食品安全监管必须各部门协调配合,一管到底,从源头抓起,这样才能把食品安全问题扼杀在摇篮里。
监管一条龙,整合监管资源,从各个食品安全监督部门抽调相关执法人员组成食品安全稽查队伍,统一受理、调查相关食品安全案件以及办理适用当场处罚的案件;食品生产经营须取得多个部门行政许可的,受理部门要会同其他相关部门共同审查。抓好食品安全问题的源头,抓好农产品生产源头、抓好食品加工生产源头、抓好农批市场及商业企业源头。加强农产品生产源头,面对农产品质量监测被动检测多、主动检测少的状况,要严把检测关口,进一步强化源头监管,不断提高检测水平,加强食品检测中心建设,市场检测是确保消费安全的重要环节,如果能将检测的关口前移至基地,可以有效的保证农产品生产源头安全;有关部门要规范管理,增强生产者、经营者自律意识,组织食品安全培训班。
(记者叶锡挺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