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钱袋子”鼓一点让幸福感强一点
2012-02-07 阅读: 1839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不仅关系百姓切身利益和幸福感,也是各级政府的目标和工作着力点。新一届政府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提出,要实现群众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明显上升,到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5.5万元和3万元,让广大市民创造幸福、享受幸福、品味幸福、体验幸福。“两会”期间,“增加群众收入、提升幸福感”也成为代表和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老百姓最关心的莫过于自己的“钱袋子”鼓不鼓。人大代表徐建宏指出,让百姓的“钱袋子”真正鼓起来,政府要做的事情很多,如建设新农村,提高农民的收入;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劳动者就业机会;完善基本养老、失业、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机制,让民众养老有保障、困难有补助等。只有老百姓没了后顾之忧,才能过上幸福生活。
  收入是百姓生存之本,是民生之源,收入高低,直接决定了百姓生活质量。人大代表成央珍希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基本同步,完善政府对企业分配的宏观调控措施,建立劳动者工资合理调控和增长机制,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加快推进民生工程建设,让“真金白银”充实百姓的“钱袋子”,让普通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
  政协委员宋华忠认为,提升幸福感,关键是要让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的收入实实在在地增加起来。去年绿花菜、包菜滞销,很多农民辛劳一年血本无归。让农民增收,就是要增强他们的自身“造血”能力,通过技术培训,增加农产品种植的科技含量,提升农产品附加值;通过产业扶持,为低收入农户提供帮助;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获得更大经济收益,共享小康生活。
  人大代表黄金德指出,“打造品质之城、共建幸福家园”,就是要推进城乡融合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城市新格局,让农村人和城市人一样过上有品质、有幸福感的美好生活,希望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发展壮大乡村生态经济,全方位拓展农民致富增收渠道,增加农民的经营性、工资性、资产性和保障性收入,真正提升农民的幸福指数。
  长期与农户打交道,政协委员胡引飞特别关注农民增收的话题,他期待农民的收入也能与经济同步增长,建议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农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使更多的人能掌握农技的使用,避免盲目种植、跟风种植,多引进农业新品种,靠知识致富,靠技术致富。
  人大代表董静波指出,要继续着力提高医疗保障水平,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不能让老百姓生一场重病就重返贫困。希望政府加大医疗保障的财政投入,让人民群众更多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版权所有 : 慈溪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Copyright 2018 CIXIRD.GOV.CN
主办单位: 慈溪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 0574-63980926 地址 : 慈溪市行政中心
ICP备案 : 浙ICP备18037320号-1 建议使用IE8及以上版本IE浏览器, 1366*768以上分辨率 技术支持: 谷多网络
您是第1866499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