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在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代市长施惠芳代表市人民政府庄严承诺:新一届政府将继续顺应民意,下大力实施政府惠民项目,2012年计划投入近24亿元,切实抓好充分就业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健康城市建设、城乡安居建设、社会保障覆盖、生态环境改善、共享小康建设、文化惠民建设、城区交通优化、新市民关爱提升等10大类共31项政府惠民项目。
充分就业促进类。新增城乡就业岗位2.3万个,其中困难人员再就业岗位4500个,确保5000名以上高校毕业生就业。
教育均衡发展类。推进学前教育规划布局和规范提升工程,累计兴办20所以上公办幼儿园;继续为1600余名普高贫困生提供每生每年1500元的国家助学金,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
健康城市建设类。完善峙山文化广场、新世纪广场、教场山广场、虎屿公园健身设施建设,新(修)建3条以上健身步道;推进数字卫生建设,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障以镇为单位参合率达95%以上,统筹区域内住院补偿比例提高到70%,妇女儿童保健覆盖率达到95%以上。
城乡安居建设类。新建保障性住房1000套以上,续建3362套,新推出保障房源800套以上;全市所有村(社区)建成社区服务中心,50%以上城乡敬老院实施综合改造提升。
社会保障覆盖类。实施社会保障全民覆盖工程,本市户籍16岁以上居民(不包括在校学生)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90%以上;推广实施社会保障卡工程,全年发放12万张。
生态环境改善类。深入开展慈东片区橡胶再生行业专项整治、中心城区28平方公里内燃煤锅炉淘汰搬迁等,确保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0%以上;继续实施“河长制”,新建完成污水管网60公里以上,新增排污接管单位1800家以上,进一步提升水环境质量。
共享小康建设类。新增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点30家,农村覆盖率达70%以上;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对1.2万名贫困残疾人实施基本生活保障,对5500名残疾人开展康复服务。
文化惠民建设类。继续实施“百姓课堂”免费学、“百场戏剧”进农村、“百姓广场”天天乐等文化惠民“三百”工程,深入开展农民“种文化”活动,丰富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
城区交通优化类。新建中心城区公共停车场4个以上,新增停车位700个以上;完成329国道(东三环至小岭墩余慈分界线)、新城大道(开发大道至前应路)综合改造提升工程。
新市民关爱提升类。完成5万名以上新市民基本法律法规、计划生育、劳动安全等综合素质教育培训;符合入学条件的流动人口子女在公办学校入学比例保持在8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