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黎明 市人大代表、市贝士达电动工具有限公司总经理
市委、市政府大手笔投入倾力打造全长40公里的“南部沿山精品线”,提升了南部山区整体面貌,挖掘了当地独特风光和历史文化等优势资源,并让沿山一带百姓极大受惠。
然而受诸多因素影响,南部沿山资源优势还未得到充分挖掘,地区文化旅游产业仍未有效串联,沿山精品线开发水平亟待提升。这些因素中,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是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为此建议,以横河为重心,加快沿山精品线及周边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强化配套,加强山区道路整合改造。建议优化横筋线、横童公路、白彭公路等对外交通,改善沙梅线、环湖公路等内部交通,将乌相公路南延、环镇南路西延等工程及横河沿山线列入县道并列入改造计划,提高南部沿山精品带交通可达性和游客集散效率。同时,结合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优化打造重点节点,结合横筋线道路立面改造精心打造孙境宗祠入口节点,设置驿站和公共停车场,满足游客休憩、换乘服务需求。
加大投入,加强市级财政倾斜力度。沿山精品线基础设施全面完善提升仅靠镇级财政负担远远不够。目前,镇村两级已在健身步道兴修贯通、孙家境祠堂修复、浴心书楼建设与布展等项目建设中投入了大量资金,下步还将谋划启动杨梅大道二期、浒溪线、横筋线等10条道路及两侧沿街立面综合改造PPP模式建设项目,总投资约3亿元。因此,建议市级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
立足根本,畅通南部山区排涝工程。畅通南部山区排涝工程,归根结底是畅通横河的北排工程,重中之重是新城河二期工程,一旦新城河全线贯通,可从根本上解决南部山区乃至横河镇的排涝问题。呼吁市委市政府加快实施新城河拓疏工程,早日解决横河镇年年受涝的问题。
让南部山区和中心城区互融发展
罗宇 市人大代表、市汇丽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随着我市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中心城区交通网络持续完善,但不断增长的居民汽车拥有量使各城市干道交通压力持续上升,建议加快完善中心城区东南片骨干路网,启动“南三环东延”、“前应路东延”、梅林路等骨干路网项目,使慈溪南部山区和中心城区形成互融发展的新型城乡格局。
目前,我市329国道以北城市横向主干道已基本贯通,但中心城区东南片尚无一条城市主干道穿过。而中心城区329国道以南车辆出城都汇集于新城大道或东三环线至329国道向东行驶,造成329国道匡堰段车辆拥挤,交通压力极大。因此,三条横向主干道东延至寺马线,新建梅林路纵向干道,能构建完成我市中心城区东南部路网骨架,环通城市东、南侧外围环线,形成相对完整的城市干道网络,有效缓解城区对外交通压力。
加快中心城区对外交通网络建设,也是区域转型升级发展的需要。我市城市总体发展方向为“东延、北扩”,城市向东发展的趋势愈发明显。中心城区东南片主要包括横河镇、白沙路街道、匡堰镇的部分行政区域。东至寺马线、南至规划329国道南复线、西至胜陆高架、北至329国道区域范围,面积约5平方公里。随着城南区块项目的建设加速,城市东南部骨架路网尚未成型,不能有效接纳城区东南片人口向城区融入,这一弊端已不利于该区域的升级发展。
近年来,我市南部沿山精品线和美丽乡村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旅游区块效益初步显现。尽快启动建设中心城区东南片骨干道路东延工程,不但有利于完善城区交通网络骨架,贯通外围环线,还能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有利于南部生态功能区与中心城区的对接,形成慈溪南部山区和中心城区互融发展的新型城乡格局。
高起点高标准 建设南部沿山精品线
岑铁军 市人大代表、桥头镇卫生院院长、党支部书记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打造品质之城、共建幸福家园”的总体目标,充分利用我市优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以及便利的交通网络,大力发展休闲文化旅游产业,加快推进南部沿山精品线规划建设。
如何对越窑遗址进行保护性开发和区域协调性发展,全力推进南部沿山精品线开发。我认为首先要因势利导,充分挖掘推介上林湖青瓷文化品牌。上林湖越窑青瓷享誉天下,青瓷文化造就了慈溪人精工细作、能商善贾的特有品格,成为历代慈溪人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慈溪的“金名片”。目前,上林湖越窑遗址申遗工作已经启动,借此契机,宣传文化部门可多途径加强宣传青瓷文化,挖掘提炼上林湖区域流动性展览、文化节、影视专题等活动,加深群众认同感。
多方联合,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南部沿山精品线因涉及镇多、范围广,各镇都有各自发展计划,开发步调不一致容易造成资源和人力双重浪费。这就需规划、招商、水利、环保、旅游、文化等多部门联合协作,规划先行,以市政府为主导、各乡镇统筹协调,深度开发,高起点、高标准编制上林湖区域的旅游发展规划。同时,加大政策和资金投入力度,不但在土地利用上给予支持和协调,还要在上林湖区域基础设施配套、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市场开拓等方面实行政策倾斜,推动区域整体可持续性发展。
对上林湖区域旅游开发遵照法律法规执行高起点、高标准,在景区开发同时,监管机制同步到位,政府、部门、群众三方联动发挥监督舆论作用。同时,严格旅游业经营者的准入机制,加大对超标、违规、违法企业和个人的惩罚力度,为上林湖区域协调性发展保驾护航。
加快推进沿山线上林湖区段综合提升工作
龚建立 市人大代表、匡堰镇倡隆村党总支书记
随着我市上林湖越窑遗址保护和申遗工作的快速推进,沿山线上林湖区段作为上林湖越窑遗址保护区的东部门户和核心展示区,区段地位十分重要。为了更好地推进上林湖越窑遗址保护和申遗工作的开展,加快南部沿山文化旅游精品线建设步伐,建议完善规划、统筹资源,并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以加快推进沿山线上林湖区段综合提升工作。
沿山线上林湖区段目前涉及的相关规划均侧重于对上林湖越窑遗址的保护,缺少对配合申遗与展示有重要作用的沿山线上林湖区段村庄的搬迁安置、配套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和指标规划落实。因此,建议在上林湖越窑遗址公园规划中,落实沿山线上林湖区段有关村庄搬迁安置用地、配套服务项目用地、公共设施建设用地等相关空间、指标,以强化规划目标如期实现的可行性。
沿山线上林湖区段青瓷文化底蕴深厚,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充分利用这些现有优质资源,为上林湖越窑遗址申遗做好配套服务,不但能引旺区域人气,也能促进区域转型发展。建议在匡堰镇倡隆村东岙区块建设青瓷文化商业街、高端疗休养基地、景观农业示范基地等配套项目,在桥头镇上滩头建设遗址展示公园、观景平台,进一步完善栲栳山国家登山步道设施。
近年来“美丽乡村”和“沿山精品线”建设已使该区域形象面貌有了很大提升,但总体而言该区域村庄面貌、基础设施、配套服务等各方面都尚未达到申遗工作要求,有待于进一步提升。由于文保等规划限制,该区域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建议尽快调整上林湖青瓷文化传承园对面区块文保范围。同时,加快实施该区段景观环境提升、道路交通改造、沿线绿化升级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游客服务中心、民间博物馆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