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士轩 市人大代表、慈溪冬宫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
近年来,在开展“五水共治”过程中,我市加大了截污纳管工作的力度,投入了不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设运行了一批污水管网设施。近6年来,仅观海卫镇就铺设污水主管65.1公里,投入资金1.7亿元,水污染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但在污水管网运行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当前,个别地段污水管网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的污水治理工作推进。再加上市、镇两级泵站联动机制有待完善,给统一运行带来了协调上的难度,同时,一些企事业单位环保意识有待加强,相关制约措施有待进一步落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这些问题都有待在今后工作中加以完善、优化和提升。
为了进一步加大污水治理力度,有必要强化农村截污纳管工作,不断提高污水管网的使用实效。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要建立更加完善的市、镇两级管理机制,确保现有污水管网有效维护、正常运行;二是要适当增建污水泵站或污水处理厂。针对相关污水处理厂负荷较重的实际困难,有必要新建污水处理设施以减轻处理压力,确保污水能够足量、及时得到处理;三是要加强纳管工作的监督管理。对相关供水单位,必须按要求建设污水排放系统,没有达到验收标准的不得供水。对有条件纳管的应该限期纳管,并从经济上来制约和规范;四要加强对镇级排水单位的业务指导。针对相关镇级部门缺乏治水业务人员,有关部门要加大业务指导和培训力度,不断增强镇级排水单位的业务技能。
治理水环境
推进绿色发展
邹华明 市人大代表、附海镇中心小学教师
代市长项敏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描绘了建设创新活力之城美丽幸福慈溪的宏伟目标,尤其是“今后重点推动六大迈进”中的第三条“向绿色发展迈进,创造美丽宜居环境”,这一发展理念与中央要求保持高度一致。
绿色发展就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的、可持续的发展,是面向未来、造福子孙后代的发展。慈溪要建设美丽宜居环境,除了走绿色发展道路别无他途。其中,治理水环境是推进绿色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今后五年,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的理念,扎扎实实地抓好水环境治理等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让慈溪人民尽享碧水蓝天。我们有理由充分相信,未来五年慈溪会有更好的发展,美丽幸福慈溪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尤其是在治理水环境、推进绿色发展方面,必将取得全市人民满意的成果。
近年来,我市“五水共治”工作取得可喜成绩,慈溪的水环境整体质量有了新的提升。但与此同时,对照绿色发展的要求和水环境治理的目标,我市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和差距,主要表现在:在水环境治理长效管理上有待下功夫,在建立“河长制”的基础上,要通过设立“河道观察员”等举措,引导群众参与治水监督,真正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建立完善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在河道治理美化两岸上有待下功夫,要围绕“水清岸绿”的目标,统筹规划科学实施相关工程,保持河道砌坎的原生态;在加强执法监督和教育引导上下功夫,加大对各类破坏水环境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同时加大对市民的宣传和教育,通过开展“小手拉大手”等活动,杜绝随便乱扔垃圾等不良行为,养成良好的护水、爱水习惯。
加大区域水污染
防治力度
叶始昌 市人大代表、观海卫镇教育办公室主任
生态建设是人类持续和谐发展的基石,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慈溪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对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大气污染、水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当前,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应该更加关注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更加注重对生存环境的保护。水环境作为人类最为密切的生存环境之一,正在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自从开展“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五水共治”以来,污水治理和管网建设,已经成为了一项基础性工作摆在了面前。
慈溪轻工业和商贸服务业发达,大量的工业企业和服务性企业产生了大量的污水,给污水处理厂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由于受到处理工艺等方面的限制,现有污水处理能力已经不足,导致相关镇的污水处理率较低,这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一是污水运送的距离较长、泵站较多,致使效率不高;二是市镇泵站的运行时间有待优化;三是相关污水处理厂的处理量无法满足需求;四是污水管网运送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提升慈溪生态环境建设,提高中东部地区城乡整体品质,建议要在中东部地区新建污水处理厂,同时加大对现有污水管网的改造力度,对管网老化、排污设施陈旧等进行改造提升,进一步优化污水处理管理机制,科学调度现有污水处理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排污系统作用。要加大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力度,着力推进农村污水管网建设,全面实施农村生活污水集中无害化处理,推行第三方运行维护管理,提高运行维护效率,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全力打造宜居乐业生活环境。
水环境综合治理
任重道远
高央芳 市人大代表、慈溪天润电器实业有限公司职工
近年来,通过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三年行动,基本消灭了“黑河、臭河、垃圾河”,同时加大了对污染源头的整治力度,结合河道疏浚整治和污水管网建设,特别是去年对涉水行业的整治,全市水环境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基层老百姓对此给予充分肯定。
尽管水环境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水环境整体质量有了明显改观,广大群众从中也得到了很大实惠。但是,水环境综合治理依然任重道远,主要存在如下问题和不足:一是水体被污染事件仍有发生,影响了相关区域的水环境质量;二是污水处理能力相对不足,影响了污水整体的合格排放;三是农村生活污水管网覆盖率有待提高,影响到整体水环境质量的提升。
为持续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希望有关部门要进一步严格执法,加强监管。积极开展水环境执法工作,加大河道巡查力度,严惩偷排漏排等违法违规行为。重点加强趁大雨期间偷排,利用其它运输工具向河道倾倒工业污水、建筑泥浆、建筑垃圾等违法行为查处,以及对重点时段、薄弱环节的管控;要进一步合理规划,加强运营管理。按照“适度超前”原则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对污水处理厂进行合理规划和科学设置,重点抓好三级管网的衔接和泵站建设,提高截污率和污水处理能力。同时,加强对污水管网的运行维护管理,加大对管网的日常检查,发现管网老化破损、堵塞立即进行修复、贯通;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做到应纳尽纳。加快市镇两级主干线管网建设,同时抓紧实施农村生活污水纳管工程,尽可能地做到农村生活污水应纳尽纳。通过充分论证后,也可以实施一些非纳管工程。